敞敞渠边屋,煇煇座右铭。
竹琴晴愈静,萝烛夜还青。
洹水明卿月,陈家聚德星。
泥中虽近戏,仆隶解谈经。
敞敞渠边屋,煇煇座右铭。
竹琴晴愈静,萝烛夜还青。
洹水明卿月,陈家聚德星。
泥中虽近戏,仆隶解谈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春日寄题崔学士后渠书屋七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敞敞渠边屋",形象地写出书屋位于宽敞的渠道旁边,环境清幽;"煇煇座右铭",暗示着屋内主人的学问与道德修养如同座右铭般熠熠生辉。
"竹琴晴愈静",通过竹制的琴在晴天里带来的宁静氛围,展现出主人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萝烛夜还青",则以藤萝缠绕的蜡烛在夜晚依然保持青色,烘托出书屋夜晚读书的恬淡意境。
"洹水明卿月",将清澈的洹水与明亮的月光相映,寓意学识如月光照亮前程;"陈家聚德星",则赞美了崔学士家族聚集了众多有德之士,寓含对他们的敬仰。
最后两句"泥中虽近戏,仆隶解谈经",看似轻松幽默,实则揭示了主人对学问的重视,连仆隶都懂得谈论经书,显示出书屋浓厚的学习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崔学士的学问与品格,以及他所处环境的文人气息。
水云如墨,弄秋阴、酿出一天诗意。
恰好个人新病起,愁又挟秋而至。
草褪红心,苔酣绿发,绣遍凄凉地。
帘儿风揭,窗儿却被风闭。
一任小女题糕,双鬟送酒,有甚闲情致。
只看雨零蕉叶上,悟出美人前世。
痴惜花魂,娇怜蝶病,减尽眉边翠。
掷□而起,干卿毕竟何事。
开卷添凄婉。忆当日、高才咏絮,兰闺相伴。
读画敲诗重剪烛,倦绣月明同玩。
又岂料、彩云易散。
九载悠悠魂梦杳,叹缘悭、知己人天判。
回首处,柔肠断。飞琼久已瑶台近。
奈人间、天荒地老,此怀怎遣。
剩墨零笺馀旧恨,试较新愁深浅。
想凄婉、情痴奉倩。
玉轸朱弦芳韵寂,结鸾胶、何日能如愿。
空领略、真真唤。
兰棹才移,去匆匆、锦帆难缓。
抬望眼、春波渺渺,素心人远。
敧枕罗巾红泪在,拂衾别梦清宵短。
念知音、判袂几时逢,肠先断。空对著,垂杨岸。
青青柳,丝难绾。叹天涯羁旅,孤灯相伴。
跋涉聊怜西去路,殷勤我盼南来雁。
倩回风、迢递寄愁心,人如见。
金缕含烟,河阳几处青青色。
丝丝惯惹客边愁,挽就同心结。
漫道柔条无力,绾离情、江南江北。
随风低舞,带雨转垂,纤腰一搦。
南陌留春,池塘影转黄昏月。
灵和殿里最风流,是处经攀折。
送尽殷勤契阔,更堪怜、飞花似雪。
飘零水驿,袅袅楼前,灞桥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