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卧病少谷山中》
《卧病少谷山中》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伏枕东山晚,闭门黄叶幽。

竹书遗问岁,蝉语易深秋。

散地朋情见,明时家食羞。

唯应习农圃,草野得淹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少谷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首句“伏枕东山晚”,以“伏枕”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因病而卧的情态,同时“东山晚”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闭门黄叶幽”一句,通过“闭门”和“黄叶”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深邃,仿佛门外的世界已被一层黄叶所隔绝,只剩下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静默。

“竹书遗问岁,蝉语易深秋。”这两句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竹书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蝉声则是秋天特有的声音,它们共同提醒着诗人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通过“遗问岁”和“易深秋”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敏感。

“散地朋情见,明时家食羞。”这两句转而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背景。在“散地”(荒废之地)中,诗人仍能感受到朋友间的友情,这既是对友情坚韧不拔的赞美,也是对困境中人情温暖的肯定。同时,“明时家食羞”则可能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或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或许是在感慨即使在明治时代(注:此处“明时”可能为误写,应为“明”或“清明”之意),也难以摆脱生活的艰辛与困顿。

最后,“唯应习农圃,草野得淹留。”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提出了通过学习农耕技艺来适应和融入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简单、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时间流逝、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友情、生活态度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偶书

明中悟理造忱诚,性觉通真见即行。

生不生来空是境,有无有处化为城。

荣枯现梦因缘想,色相求心妄执情。

名与实亡都在道,盲聋苦学漫营营。

(0)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一

客梦朦胧酒力销,梨云漠漠路迢迢。

醒来便欲寻春去,杨柳江南十五桥。

(0)

读画史

子敬因成駮,曹兴偶画蝇。

初非有意作,竟以绝伦称。

铸错吾何恨,求全古所惩。

中年思烂熟,巧力不须矜。

(0)

求余敬可字与小儿习不至

点槸今谁妙,波戈古莫稽。

要令识阵马,不是厌家鸡。

邺瓦玄云湿,溪藤暮雨凄。

愧无鹅可换,万一付归奚。

(0)

题陈待制湖楼

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凌汗漫,品类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

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

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

山临左辅近,湖自会昌成。

风起僧钟直,村回野艇横。

莲枯收绣段,松静发琴声。

濠濮观鱼鸟,潇湘欠药蘅。

一层休更上,百尺有谁评。

昏日寒峰淡,残星远笛鸣。

醉如元亮兴,归引仲宣情。

阆苑琼为贵,黄州竹过清。

郡图添圣迹,画轴记新营。

奏乐渔人听,投车坐客盈。

八篇移古咏,四字立嘉名。

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

(0)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其四

四海瞻依一伟人,丘封嶪嶪木森森。

仰天恸哭悲风起,举世中和孰嗣音。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