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山前黄鹤楼,楼前江水古今流。
英雄寂寞馀芳草,鹦鹉凄凉但远洲。
汉口月明鸿影度,武昌云断笛声秋。
行人更莫频登览,铜辇时逢帝子游。
黄鹤山前黄鹤楼,楼前江水古今流。
英雄寂寞馀芳草,鹦鹉凄凉但远洲。
汉口月明鸿影度,武昌云断笛声秋。
行人更莫频登览,铜辇时逢帝子游。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拟题黄鹤楼》描绘了黄鹤山前的黄鹤楼,以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氛围。首句“黄鹤山前黄鹤楼”点出地点与名胜,次句“楼前江水古今流”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江水的永恒。接着,“英雄寂寞馀芳草,鹦鹉凄凉但远洲”借景抒怀,英雄的遗迹只剩芳草,鹦鹉洲上也唯有凄凉,寓言了历史的沧桑。
“汉口月明鸿影度,武昌云断笛声秋”通过月光、大雁和笛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秋夜意境,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最后,“行人更莫频登览,铜辇时逢帝子游”劝诫行人不要过于频繁地登楼凭吊,因为昔日皇族的踪迹偶尔还会出现,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载体,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变迁和人事如梦的感慨。
翩翩紫骝马,宛宛黄金珰。
客从何方来,悲吟坐我堂。
客从江上来,言向长安路。
海水白波长,茫茫不可渡。
我有绿绮琴,为君鼓三行。
谁为胶与漆,谁为参与商。
索索复索索,送子长安陌。
借问云间人,何如山中客。
山中无所赠,手把青兰枝。
一握何足道,但感同心辞。
别君日以深,送君日以远。
安危在盛名,努力加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