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其一》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早岁成名地已尊,徘徊五十始乘轩。

官同长孺宁居后,疏似王阳独上言。

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

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的《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其一)》。毕仲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早年成名后的官场生涯,以及与同僚之间的互动。

首句“早岁成名地已尊”,点明了诗人年轻时便已崭露头角,地位尊崇。接着,“徘徊五十始乘轩”则描述了诗人历经五十年的宦海沉浮,最终得以步入高官之列。这一句中的“徘徊”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漫长而曲折的仕途之路。

“官同长孺宁居后”一句,将诗人与汉代名臣董仲舒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董仲舒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位高权重,但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疏似王阳独上言”则以东汉名臣王充自比,表明诗人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两句,运用自然景观来比喻诗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学才华。郁纡的山岭象征着诗人的高尚情操,浩瀚的江水则代表了他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诗人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高洁人格的精神风貌。

“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最后两句,通过与同僚共同研究学问,比较策略,营造出一种学术氛围浓厚的场景。这里的“公孙策”可能是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字,借以表达诗人与同僚们在学术上的交流与切磋,使得整个文坛的风气如同西汉初年的建元年间一样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毕仲游个人的官场经历和文学成就,还蕴含了他对道德修养、学术追求以及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巧妙比喻和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个人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斋居枯杏忽复著花漫兴二律呈北厅诸寅长·其二

一官曾是典容台,可柰衰残去复来。

庭树未应随物化,仙葩何意向人开。

托根地接清都近,带露香分紫禁回。

乘兴能过青琐客,不妨高咏引霞杯。

(0)

拟古二首·其二

春夜何漫漫,妾怀何草草。

千里为君妇,相依托蘋藻。

黾勉奉朝昏,殷勤展怀抱。

爰知胶膝投,中道恒不保。

新爱移平生,娥眉间谗巧。

诚不亮于怀,区区复谁道。

皓魄暧前楹,回芳薄林杪。

时运互其端,荣华坐枯稿。

以色为君怜,焉得长美好。

结念良有因,抱之以终老。

(0)

吴江赵令君特访我吴阊走笔得二绝句赠之·其一

阊门祖道如干舫,谁似君侯一片情。

此去吴江枫落候,好题红叶到留京。

(0)

黄白仲以二十绝句见投答之得六首·其五

镜湖如黛染山螺,莫似黄庭换白鹅。

三迭琴心留自赏,从他门外有风波。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十四

谈玄未竟又谈禅,似净身心未了缘。

何事又添名理障,病中犹着望崖编。

(0)

大宗伯姜公倡诸公祈雨澍应偶成一绝奉览蒙赐迭四章不揣鄙陋辄依韵补上忘其续貂恐蹈蛇足不知群公能遂翕如成此胜事否·其一

欲将祈雨续祈晴,日日云璈礼上清。

自是天公在方寸,占风莫问管先生。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