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佩玲珑白玉寒,每来常与寺僧看。
忧民未有林泉约,重到岩前为解鞍。
仙佩玲珑白玉寒,每来常与寺僧看。
忧民未有林泉约,重到岩前为解鞍。
这首宋朝冯山所作的《重游滴水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滴水岩时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
首句“仙佩玲珑白玉寒”,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滴水岩的石壁比作玲珑剔透的白玉,不仅描绘出岩石的质地之美,还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仙佩”二字,暗示了滴水岩可能蕴含着某种超自然的魅力或历史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空间。
次句“每来常与寺僧看”,描述了诗人过去常常与寺中的僧侣一同观赏滴水岩的情景,暗示了滴水岩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交流的场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
第三句“忧民未有林泉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忧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林泉约”则代表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愿望。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也有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最后一句“重到岩前为解鞍”,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滴水岩前的情景。通过“重到”一词,强调了这次访问对于诗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解下马鞍的动作中,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含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珍惜。整个句子简洁有力,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滴水岩前,卸下疲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综上所述,《重游滴水岩》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玉骨冰肌,独步冲寒,风光几何。
忆西湖十里,留连清咏,南窗五夜,啸傲当歌。
我本多愁,君偏不语,几度巡檐索笑过。
仙踪返,红尘岁月,未肯蹉跎。幽情如隔云波。
乍万片、纷纷堕碧莎。
怪苍穹无恨,依然明月,阳春有兴,不改吟窝。
疏影横斜,馀香飘泊,翠羽深宵梦亦讹。
凄凉甚,看巢居阁畔,鹤迹空多。
日落淮水黄,月出淮水白。
水流向东南,客行自西北。
辞家见月两回圆,长路悠悠始一千。
簿书期会如束湿,卒史胥徒横索钱。
橐存无底空所有,但见三星恒在罶。
身世漂零只酒尊,凉露凄蝉动高柳。
从事诸君尽弃繻,金堤赤岸争先驱。
吁嗟百万任狼藉,何事囊粟号侏儒。
吾生一饱了吾愿,坐看鹪鹩飞不远。
马控龙媒自有人,门藏金穴曾无援。
久拟山中赋考槃,何然燕垒巢其端。
漆园傲吏日偃蹇,竹林酣士多摧残。
夜深月照芦洲寂,楼船有楫何须击。
最喜黄头善掺挝,况邀白帻能吹笛。
淮阴黯惨生悲风,座中杯酌莫教空。
若过韩侯钓鱼渚,便为长跪酹英雄。
《月下渡淮歌与马孟李三都尉舟中言怀》【明·张元凯】日落淮水黄,月出淮水白。水流向东南,客行自西北。辞家见月两回圆,长路悠悠始一千。簿书期会如束湿,卒史胥徒横索钱。橐存无底空所有,但见三星恒在罶。身世漂零只酒尊,凉露凄蝉动高柳。从事诸君尽弃繻,金堤赤岸争先驱。吁嗟百万任狼藉,何事囊粟号侏儒。吾生一饱了吾愿,坐看鹪鹩飞不远。马控龙媒自有人,门藏金穴曾无援。久拟山中赋考槃,何然燕垒巢其端。漆园傲吏日偃蹇,竹林酣士多摧残。夜深月照芦洲寂,楼船有楫何须击。最喜黄头善掺挝,况邀白帻能吹笛。淮阴黯惨生悲风,座中杯酌莫教空。若过韩侯钓鱼渚,便为长跪酹英雄。
https://shici.929r.com/shici/KhgVm.html
载酒问奇字,千古想经师。
别开生面,何许名父与佳儿。
娇小岂图梨栗,老大偏亲麦蘖,应怪阿翁痴。
春胜索挥洒,秋水好丰姿。鲤方趋,莺乍啭,鹤能知。
凤毛新长,桐树花发万千枝。
丁字笑它不识,朋字笑它不正,夙慧已如斯。
但得神仙食,莫作蠹鱼嗤。
节过重九,负登临、怕见遥峰秋色。
刚擘云笺书数字,病起十分无力。
任尔聪明,凭他解脱,那跳愁城出。
秋天难曙,听残虫语啾唧。
追忆一枕邯郸,黄粱未熟,缥缈梯琼级。
玉女瑶姬齐笑我,久向红尘逃匿。
月引珠宫,花招蓬岛,满袖天香袭。
鸡声惊醒,纸窗初放微白。
凤竹妨星,蝉纱妒月,素手携来庭院。
昵伊分与,一半凉飔,却障断红双脸。
空自画了桃花,赢得西风,者回肠断。
笑痴萤不避,趁来阑角,几星频颤。
空记得、汉殿纨匀,湘湾竹脆,却在钿床东畔。
泥金小字,只倩侬书,自绣鸳鸯一面。
谁信团圞,为伊蓦到秋深,把人偷骗。
记青鸾曲散,何处花边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