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往世弊凋残,今我如同赤子看。
大阐无为三教盛,承平方说四夷宽。
苍生往世弊凋残,今我如同赤子看。
大阐无为三教盛,承平方说四夷宽。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桢所作,名为《赐陈抟(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借古今之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社会及政治态度的反思。
首句“苍生往世弊凋残”描绘了一种历史长河中往昔繁华褪去的景象,通过“苍生”二字,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生命的渺小。接着,“今我如同赤子看”则显露出诗人对现世的纯真无邪态度,这里“赤子”比喻着心灵的纯净和对于周遭世界的新鲜感受。
其次,"大阐无为三教盛"一句中,“大阐”暗指广大的政治理念或治国方针,而“无为”则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强调的是顺应自然,不做无益之事。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当时社会三教(儒、道、佛)和谐共处的赞美之情。
最后,“承平方说四夷宽”中“方”字有广大、平正之意,而“四夷”则指代远方的少数民族或外邦。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当时中央政府以宽厚态度对待边疆民族政策的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洞察及审慎态度。
醉罢三通樵鼓,起来作别,烟月苍茫。
为访城南,老衲又扣禅房。
犬牢牢、竹篱夜静,松冷冷、土壁苔荒。启云堂。
旃檀香灺,稽首明王。徜徉。
一谈一笑,或行或坐,宾主相忘。忒也轻狂。
通宵幽课兴偏长。
抚金徽、引商刻羽,涤破砚、泼墨生香。只琴张。
冥心缄口,宴坐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