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雄气概和报国之志。"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表明诗中的将军自青年时代起就因英勇而被封为将军,并且在当时无人能与之媲美。这两句突出了将军的杰出才能和卓尔不群的地位。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则表达了将军对国家深厚的报效之情,这份心意坚定如同石头一般,不可动摇。同时,他辞别尘世,立志要像镇山一样稳固,气势更是超越云端,形象地描绘出将军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这两句则写出了边塞的苍凉景象。将军在逆风中策马扬鞭,他身穿貂裘迎着寒风而行。同时,他仰望边塞,看到天空中雁形队列,这些自然景物与将军的英姿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将军誓言自此领命而行,用坚定的决心和力量来平息边疆之乱,大败敌人。这不仅展现了将军的武力,更体现出其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英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边塞将士的依赖和期望。
关柳已春色,出门何所归。
行行见流水,呜咽鸣声悲。
涓流岂无补,江河日以非。
愿言激清波,顾影亦孑遗。
柳腰风前折,妩媚空依依。
培塿无松柏,此理宜穷推。
华风渐夷俗,吾道何其衰。
知音念钟子,援琴为汝挥。
野日白荒荒,原风寒凄凄。
健儿将东征,阿母牵裾啼。
健儿语阿母,送我休泣血。
我行一无苦,骨肉恩岂绝。
军行千里凭留连,旌竿杳杳弥平川。
行舟惊散如凫鸭,偶然落手拦索钱。
得饱还就倡楼宿,市人谁敢诃醉眠。
此行良自爱,何忍投虎口。
主将千金躯,亦欲尾贼后。
时张虚捷报甘泉,归来自有印悬肘。
上堂再拜为母寿,谁识当年旧屠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