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历三峡桥,更访玉渊水。
水流大壑中,路转层松里。
片石横百仞,其右平如砥。
九十九飞瀑,一门争万轨。
岝崿直要冲,跳荡不得止。
雪浪如车轮,凸凹忽奔驶。
激射为深潭,神物潜尺咫。
夜黑风雨来,鳣鲔皆避徙。
久立凛毛发,薄云漏余晷。
西眺石人峰,梵呗空中起。
已历三峡桥,更访玉渊水。
水流大壑中,路转层松里。
片石横百仞,其右平如砥。
九十九飞瀑,一门争万轨。
岝崿直要冲,跳荡不得止。
雪浪如车轮,凸凹忽奔驶。
激射为深潭,神物潜尺咫。
夜黑风雨来,鳣鲔皆避徙。
久立凛毛发,薄云漏余晷。
西眺石人峰,梵呗空中起。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所作的《玉渊潭》,描绘了作者游历玉渊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玉渊潭山水的壮丽景象和自然之美。
首句“已历三峡桥”,诗人已经走过三峡桥,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接下来,“更访玉渊水”表达了对玉渊潭的期待与探访。水流在“大壑中”奔腾,路径曲折于层层松林之间,展现出峡谷的幽深。
“片石横百仞,其右平如砥”描绘了潭边巨石的奇特形状,以及潭面的平整如砥,给人以坚实稳固之感。瀑布众多,其中“九十九飞瀑”尤为壮观,仿佛千万条水流竞相奔流,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
“岝崿直要冲,跳荡不得止”形象地刻画了瀑布从峭壁直泻而下的气势,水流跳跃不息。“雪浪如车轮”运用比喻,形容瀑布的汹涌澎湃。瀑布冲击潭水,形成深潭,神秘的生物似乎隐藏在近在咫尺的水底。
夜晚来临,风雨交加,鱼类纷纷迁移,诗人感到寒意逼人。“久立凛毛发”描绘出环境的冷峻,而“薄云漏余晷”则暗示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西望石人峰,听到空中的佛音回荡,增添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整体来看,王士禛以生动的笔触,将玉渊潭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