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外回谢子蒙见谕》
《城外回谢子蒙见谕》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十里抚柩别,一身骑马回。

寒烟半堂影,烬火满庭灰。

稚女凭人问,病夫空自哀。

潘安寄新咏,仍是夜深来。

(0)
注释
十里:指送葬的路程远达十里。
抚柩:抚摸棺木,表示送别死者。
一身:独自一人。
寒烟:冷清的烟雾,形容凄凉的景象。
半堂影:厅堂内因人去而显得空荡,只有影子相伴。
烬火:燃烧后的余火,这里指火灾或祭奠留下的灰烬。
满庭灰:庭院布满了灰烬,形容凄惨的场景。
稚女:年幼的女儿。
凭人问:依靠别人来打听消息,显示出无助。
病夫:身体不好的男子,这里指自己。
空自哀:独自悲伤,无人能解其痛。
潘安:古代美男子,此处比喻文才出众的人。
寄新咏:寄来新的诗作。
仍是:依旧是。
夜深来:在深夜的时候送达。
翻译
送葬十里后告别,独自骑马返回家。
厅堂半满寒烟缭绕,庭院处处是燃烧后的灰烬。
幼女依靠他人询问,病弱的丈夫只能独自哀伤。
潘安般的新诗寄来,依旧是在深夜时分到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与家人告别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情感的刻画,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之苦和家庭之悲。

"十里抚柩别,一身骑马回。" 这两句以动作开篇,强调了将军匆忙离去的情形。"抚柩"指的是触摸棺木,意味着与死者告别,而"一身骑马回"则表现出将军迅速返回战场的决心。

"寒烟半堂影,烬火满庭灰。" 这两句通过对家宅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凉。"寒烟"可能是指战后残留的硝烟,而"半堂影"则隐喻着家庭的不完整和悲伤。"烬火"和"满庭灰"更直接地表明了家园被毁的景象。

"稚女凭人问,病夫空自哀。" 这两句聚焦于留守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年幼的女儿和生病的父亲,他们在战乱中表现出的无助和悲伤。"稚女凭人问"描绘了孩子对离去者的询问,而"病夫空自哀"则展现了家中的老弱之人的悲凉。

"潘安寄新咏,仍是夜深来。" 最后两句可能是在引用历史上的美女潘安的故事,以此比喻战争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不舍。"夜深来"则增添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战乱时代家庭的苦难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是一首充满深刻内涵的战争题材诗歌。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偶为溪亭烟筱并题·其二

碅磳诡石倚篬筤,溪上虚亭眄渺茫。

欲拟世风还燧古,非关家数较倪黄。

(0)

挹春室

万物既形既色,四序曰嬗曰乘。

总是乾元一气,不息化工独能。

讵止花花草草,弗遗蠕蠕??。

我意宁惟斯室,春台普愿同登。

(0)

雨后昆明湖上杂兴四首·其一

江南五月喜黄梅,冀北惟愁云不开。

远喜安能近愁易,快晴忽讶过旬来。

(0)

行春桥乘舟归苏州行宫即景杂咏八首·其五

平流一带郡城西,润逼吴天霁景䨑。

水碓溪桥皆入画,男耕女织总堪题。

(0)

寒泉亭子

曲折盘山径,别墅犹在西。

野芳发幽香,行行迟马蹄。

山寒泉亦寒,酾流率成溪。

此亭独擅名,孰谓与物齐。

奚碍一脔尝,因之悟天倪。

(0)

润州道中杂咏·其一蒜山

名以菁菁多泽蒜,谁称公瑾算曹公。

魏颠吴踬胥蕉鹿,依旧江山依旧风。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