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长安》
《发长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

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

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发长安》。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内心感受与外界景象。

首句“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点明了地点和时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诗人独自在春日里凝望,周围景物虽美,却难以驱散内心的萧瑟感。

接着,“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离别长安的情景。长安作为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权力。然而,对于诗人而言,这是一次充满风尘与离愁的旅程,他带着深深的足迹,离开了这个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学的追求与不舍。传经意,可能指的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意愿;作赋心,则可能是指通过文学创作表达情感、抒发志向的心愿。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知识与艺术的渴望,以及对即将远离这一切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则点出了诗人对朋友与仕途的复杂心情。故人分别的道路,意味着友情的离散;薄宦(官职低微)与登临(升迁),则反映了诗人对仕途命运的感慨。这两句既包含了对旧友的怀念,也蕴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充满了人生的哲思与情感的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三峰二首·其二

石径松云入步轻,垂垂空翠雨初晴。

风来山阁凉如水,小倚阑干听鹿鸣。

(0)

夏日燕东皋亭

展席俯清池,倚槛盼层巘。

苗绿满平畴,草秀被长坂。

风度荷气清,日移树阴转。

长笑天为高,汎观心自远。

良时会岂易,莫待岁华晚。

(0)

感时二首·其一

阴霾昏日月,妖气塞乾坤。

战血流淮水,音尘隔蓟门。

浮荣槐蚁集,丛谤棘蝇喧。

欲效东陵隐,终身老种园。

(0)

题画

楼倚溪头水,溪环竹外山。

扁舟垂钓者,相对白鸥閒。

(0)

高车

通渠激浪走轰雷,激转筒车几万回。

水械就携多水上,天池还泻半天来。

竹龙解吐无云雨,旱魃潜消此地灾。

安得临流施此技,楼居涤去暑天埃。

(0)

寄黄宗师

飙轮峰头鹤下空,华阳洞口百花红。

长林药草无人识,上界蓬莱有路通。

烂醉前年春作客,频怜今日老成翁。

丹砂不遣来城市,故著题诗寄葛洪。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