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上风顶山,如接天上语。
环观千里内,此山峙为主。
循彼下山脊,翠石满原膴。
巉岩巧雕刻,诡特效蟠舞。
青苍高一色,磊块千万数。
光腻细泼油,滋腴润经雨。
攒天石林居,绵地三茅宇。
大湖石可并,灵壁磬同取。
少却俄回首,一洞视须俯。
崖深拱四壁,下蛰蛟龙虎。
梯蹑不可下,蹲望深可怖。
但觉拂衣尘,微风洞门鼓。
太息天地间,纷纷诧奇睹。
云收树阴转,山净川华吐。
长吟笔力穷,小憩去程阻。
直上风顶山,如接天上语。
环观千里内,此山峙为主。
循彼下山脊,翠石满原膴。
巉岩巧雕刻,诡特效蟠舞。
青苍高一色,磊块千万数。
光腻细泼油,滋腴润经雨。
攒天石林居,绵地三茅宇。
大湖石可并,灵壁磬同取。
少却俄回首,一洞视须俯。
崖深拱四壁,下蛰蛟龙虎。
梯蹑不可下,蹲望深可怖。
但觉拂衣尘,微风洞门鼓。
太息天地间,纷纷诧奇睹。
云收树阴转,山净川华吐。
长吟笔力穷,小憩去程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过风顶山》,描绘了作者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奇特景观。首句“直上风顶山,如接天上语”展现了登山时的高远意境,仿佛能与天神对话。接下来,诗人环顾四周,赞美风顶山在千里之内独树一帜,犹如众山之主。
山势险峻,翠石遍布,岩石形态各异,如雕刻般巧妙,仿佛蟠龙舞动。山体青苍一色,巨石众多,表面光滑细腻,经雨水滋润更显生机。山中石林密集,如同天工造就的居所,与大湖的石质相媲美,灵璧磬的质地亦可比拟。
然而,深入洞穴,令人惊叹之余又感到敬畏,深邃的洞穴仿佛藏着蛟龙虎豹,令人不敢轻易涉足。诗人只能通过梯阶仰望,感叹其壮观。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洞门仿佛被轻轻敲击,引发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深深感慨。
随着云雾散去,山色更加清晰,川流也更加明亮。诗人在此处长吟,却被美景所触动,诗兴盎然,但又因行程未尽而稍作休息。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顶山的雄奇与秀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