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翅日图南,江花笔阵酣。
胸涵秋涧水,眉带夕峰岚。
我有难堪七,君期不朽三。
连舟复连骑,似蔗嚼逾甘。
鲲翅日图南,江花笔阵酣。
胸涵秋涧水,眉带夕峰岚。
我有难堪七,君期不朽三。
连舟复连骑,似蔗嚼逾甘。
这首诗以“赠柴云倩(其三)”为题,出自明代诗人沈守正之手。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赞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
首联“鲲翅日图南,江花笔阵酣”,以鲲鹏展翅向南飞翔的形象,象征着友人追求理想与目标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江边盛开的花朵与挥洒自如的笔墨相映成趣,寓意着友人在艺术创作中的激情与才华横溢。
颔联“胸涵秋涧水,眉带夕峰岚”,进一步刻画了友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风貌。秋涧水的清澈与深邃,象征着友人心灵的纯净与深沉;而傍晚山峰上的云雾缭绕,则暗示着友人性格的神秘与高远。
颈联“我有难堪七,君期不朽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列举了七件难以启齿之事,表明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信任;而“君期不朽三”则寄托了对友人成就与名声永存的期待与祝福。
尾联“连舟复连骑,似蔗嚼逾甘”,以生动的比喻收束全诗。连舟并行,连骑并驾,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紧密无间的友谊;而“似蔗嚼逾甘”则以甘蔗越嚼越甜的体验,比喻了友情的醇厚与持久,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深深感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文学修养与审美情趣。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我生不想图凌烟,草衣曲肱牛背眠。
早看红日出海底,夜看素月悬中天。
阴阳推荡几昏晓,长啸狂歌不知老。
清泉白石自愉怡,那信人间宦途好。
逍遥偶尔穷外观,之子已在青云端。
广文坐上新弹冠,萧爽不作儒生酸。
三年考绩易官烛,回首西风正黄菊。
白云喜动故山秋,慈湖遥映湘湖绿。
君归莫虑铁研穿,且力古道希圣贤。
我归不用君致言,门前自有梅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