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
敢望馀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
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
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喧喧驿骑尘。
敢望馀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
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
这首清代诗人吴兆骞的《出关》描绘了边关行旅的情景。首句“边楼回首削嶙峋”,以峭立的边楼和险峻的地形起笔,展现出边关的雄浑与苍凉。"筚篥喧喧驿骑尘"则通过嘈杂的军乐声和飞扬的尘土,渲染出戍边军队的繁忙与紧张气氛。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敢望馀生还故国”流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回归家园的渴望。然而,“独怜多难累衰亲”又透露出他对家中老弱亲人的牵挂和忧虑,显示出诗人的责任感和深情。
“云阴不散黄龙雪,柳色初开紫塞春”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光流转和季节更替,也寓含着诗人对家乡春天的向往和对边塞严冬的坚韧。
最后,“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以姜女石的典故,表达出诗人虽然身处异域,但仍心系华夏,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强烈,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离愁别绪,又有对国家和亲人的关怀,展现了清初边塞诗人的独特风貌。
江国虞频致,今番喜恰逢。
暄晴宜一豫,膏雨利三农。
轻重权之久,旰宵廑以重。
气蒸十折水,云接两高峰。?雭初犹细,霈霶继遂浓。
菜花黄沃濯,柳叶绿髼松。
周雅曾方惠,韩诗善写容。
巡方歌玉烛,抚已慎金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