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君山君兽中尊,耽耽怒吼息乃蹲。
妖狐假威鹿麛骇,况自震阚谁能扪。
山前人家编棘门,白日未没收羊豚。
众中攘臂不再得,引领惯射裴将军。
吁嗟裴将军,健马辟易身仅存。
以身投口智者戒,不若撤阱如宋均。
八月潦尽江不浑,渡江自照伤弓痕。
卞庄一刺曾两得,牛肉虽甘休斗嗔。
山君山君兽中尊,耽耽怒吼息乃蹲。
妖狐假威鹿麛骇,况自震阚谁能扪。
山前人家编棘门,白日未没收羊豚。
众中攘臂不再得,引领惯射裴将军。
吁嗟裴将军,健马辟易身仅存。
以身投口智者戒,不若撤阱如宋均。
八月潦尽江不浑,渡江自照伤弓痕。
卞庄一刺曾两得,牛肉虽甘休斗嗔。
这首《猛虎行》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猛虎的威严与力量,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首先,诗人以“山君山君兽中尊”开篇,将老虎比喻为山中的王者,强调其在兽类中的尊贵地位。接着,“耽耽怒吼息乃蹲”,描绘了老虎愤怒时的咆哮声和随后的静止状态,形象地展示了它的强大威慑力。诗人进一步通过“妖狐假威鹿麛骇,况自震阚谁能扪”两句,指出老虎不仅能够震慑狐狸这样的狡猾之物,连鹿崽都为之惊惧,更不用说其他动物了,凸显了老虎的威猛。
接着,诗人转向描述人类的生活场景:“山前人家编棘门,白日未没收羊豚。”这里描绘了山脚下的人家,用编好的荆棘作为防御,保护着白天放牧的羊豚,暗示了老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然而,即便如此,人们也难以完全避免与老虎的冲突,正如“众中攘臂不再得,引领惯射裴将军”所描述的那样,人们只能在老虎面前表现出勇敢,但实际效果有限。
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引入了裴将军的故事,裴将军以其勇猛闻名,但面对老虎也只能望而却步。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进一步强调了老虎的不可一世。最后,诗人以“吁嗟裴将军,健马辟易身仅存。以身投口智者戒,不若撤阱如宋均”表达了对老虎的敬畏之情,并通过裴将军的例子警示人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像宋均撤掉陷阱一样,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八月潦尽江不浑,渡江自照伤弓痕。卞庄一刺曾两得,牛肉虽甘休斗嗔。”这几句则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八月的洪水退去,江水清澈,如同人们在经历了与猛虎的斗争后,内心得到了平静。卞庄子的故事则提醒人们,即使曾经成功地击败过敌人,也不应骄傲自满,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老虎的威猛与人类的智慧之间的较量,以及在面对强大对手时,保持谦逊和谨慎的重要性。
坡翁春秋六十六,脚债一生偿不足。
黄州去后惠州来,无何又向儋州宿。
瘴雨蛮风经几时,放归旋就昆陵木。
熙宁以下至元符,中间老稚围船哭。
妇女仓皇吏卒欺,坡翁已就台官狱。
平生几册箧中书,一一旁搜付回禄。
西望眉山不知处,俯仰乾坤何局促。
假令坡翁活百年,长领词官称玉局。
气节文章古所难,先知孰与愚公谷。
丈夫当自慎出处,何尔呶呶蒙毁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