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梢分翠,唇尖横玉,柔脆未输莺骨。
越侬也解折閒花,似倦采、秋香细蝶。
枕鸳移并,晨凫嘶杀,红浪才翻魂怯。
双眠那得到黄昏,又几见、晓风残月。
眉梢分翠,唇尖横玉,柔脆未输莺骨。
越侬也解折閒花,似倦采、秋香细蝶。
枕鸳移并,晨凫嘶杀,红浪才翻魂怯。
双眠那得到黄昏,又几见、晓风残月。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鹊桥仙·戏题友人艳词后》描绘了一幅细腻的闺房春色图。开篇“眉梢分翠,唇尖横玉”,以生动的色彩形容女子的秀美,翠眉如黛,朱唇如玉,展现出其娇媚之态。接下来,“柔脆未输莺骨”一句,将女子的肌肤比作莺鸟的骨骼,既轻盈又娇嫩。
“越侬也解折閒花,似倦采、秋香细蝶”两句,通过女子采摘花朵的动作,表现其闲适的生活和对美的追求,如同疲倦的蝴蝶在秋香中翩翩起舞。"枕鸳移并"描绘了两人共枕的画面,鸳鸯枕头暗示着甜蜜的夫妻生活,而“晨凫嘶杀,红浪才翻魂怯”则以清晨的水禽鸣叫和泛起的红浪,烘托出两人的激情与羞涩。
最后,“双眠那得到黄昏,又几见、晓风残月”表达了对二人相聚时光的珍惜,暗示着短暂的欢愉之后,便是漫长的分别,只能在清晨的晓风和夜晚的残月下遥想对方。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闺中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情描绘。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
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