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燕市,与渐离诸客,垆头击筑。
放逐归来停锦缆,烟景苍凉满目。
晓埭趋鼯,荒畴骨葛,赋语应难读。
故人重见,自伤髀已生肉。
华发镜里萧森,瘦筇短褐,羞对东篱菊。
二十六年缘底事,偏记西湖僧屋。
杨柳堤长,芙蓉溪冷,且饱芜菁粥。
红桥客散,日斜同倚修竹。
风尘燕市,与渐离诸客,垆头击筑。
放逐归来停锦缆,烟景苍凉满目。
晓埭趋鼯,荒畴骨葛,赋语应难读。
故人重见,自伤髀已生肉。
华发镜里萧森,瘦筇短褐,羞对东篱菊。
二十六年缘底事,偏记西湖僧屋。
杨柳堤长,芙蓉溪冷,且饱芜菁粥。
红桥客散,日斜同倚修竹。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燕市风尘中与友人渐离等人聚会的情景,他们曾在酒肆击筑,充满慷慨悲壮之气。诗人被放逐后归来,眼前景色凄凉,早晨的道路上只有鼯鼠出没,荒野上草木枯萎,连自己的诗作也显得难以理解。重逢故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老态龙钟,不再适宜赏菊。
词人感慨万分,回忆起过去的二十六年,为何偏偏记得西湖边的僧舍生活。那里的杨柳依依,芙蓉溪冷,只能以芜菁粥为食,聊以果腹。最后,红桥上的游人散去,夕阳西下,他与朋友倚靠修竹,共享孤独的时刻,流露出一种沧桑与寂寥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的人生际遇和内心世界的变迁。
每逢佳节忆渊明,自采篱边细菊英。
坐见南山横紫翠,遥闻北地落欃枪。
浇胸止赖杯中物,快意岂图身后名。
幸有酒兵堪一举,请公谈笑下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