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黍苗》
《黍苗》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ǔmiáo
xiānqín / shījīng

péngpéngshǔmiáoyīngāozhīyōuyōunánxíngzhàobǎiláozhī

rènniǎnchēniúxínggàiyúnguīzāi

shīxínggàiyúnguīchù

xiègōngzhàobǎiyíngzhīlièlièzhēngshīzhàobǎichéngzhī

yuánpíngquánliúqīngzhàobǎiyǒuchéngwángxīnníng

注释
芃芃:草木繁盛的样子。
辇:人推挽的车子。
集:完成。
盖:同“盍”,何不。
肃肃:严正的样子。
功:工程。
烈烈:威武的样子。
原:高平之地。
隰:低湿之地。
翻译
黍苗生长很茁壮,好雨及时来滋养。众人南行路途遥,召伯慰劳心舒畅。
我挽辇来你肩扛,我扶车来你牵牛。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走。
我驾御车你步行,我身在师你在旅。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去。
快速严整修谢邑,召伯苦心来经营。威武师旅去施工,召伯经心来组成。
高田低地已修平,井泉河流已疏清。召伯治谢大功成,宣王心里得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田园风光画面,展现了农业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对丰收的期待。"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表达了农作物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的茁壮成长,而"悠悠南行,召伯劳之"则显示了人们对于农业劳动的重视和对能人手的期待。诗中多次出现“我”字,强调了个人或主体在这过程中的角色与决心。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两句突出了完成农事后的感激之情和对成功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农业生产中团队合作的精神。最后,“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表达了在大自然恢复平静与清洁后,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统治者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农业生产力重视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对于国家和谐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江心寺

潮落潮生卒未休,依然双屿镇中流。

斗杓横截江城北,殿脚长随雪浪浮。

龙起太虚云护塔,僧归薄暮月随舟。

翠华梦断钧天远,翰墨空轩竹树秋。

(0)

蔡州

君不见蔡州城下三尺雪,绯衣小儿二尺铁。

汝水鳞鳞苍瓠悬,不洗逆雏襟上血。

吏部落笔走风雨,穹碑清庙生民语。

颛臾乃在邦域中,君诛一臣何足诩。

乾坤万世开皇元,天戈一指清中原。

方将泥金泰山顶,残灰岂问幽兰轩。

(0)

百步洪

大山如飞虬,小山如伏牛。

天河横空来,声撼山骨浮。

我偶石上眠,梦惊霹雳怒。

急起扶瘦筇,恐山亦流去。

(0)

题胡府判赵生山水卷

画名无言诗,所贵存天和。

包含物之理,方外手可摩。

赵君图画手,前辈诚无多。

吴缣二三尺,意马挥干戈。

画水有清意,凉风皱微波。

画山无著色,岱宗夫如何。

浮图寺之表,舴艋岩之阿。

披图一回首,逸兴高嵯峨。

纷纷名利人,尘土双鬓皤。

我亦在其间,岁月空蹉跎。

林泉有馀兴,从此归渔蓑。

(0)

梦回

恨别故人千里外,梦回孤枕四更过。

轩窗何处无疏雨,不似芭蕉叶上多。

(0)

玉门关

六合同风奉一君,谁期贵介竟孤恩。

自从五夜传金柝,已早三年闭玉门。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