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俯廛市,此日快登临。
幽静无尘气,清虚称道心。
苔阶秋鹤舞,竹径晚蝉吟。
怅望三茅境,白云深复深。
高楼俯廛市,此日快登临。
幽静无尘气,清虚称道心。
苔阶秋鹤舞,竹径晚蝉吟。
怅望三茅境,白云深复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楼,俯瞰市井,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清虚。诗中“幽静无尘气,清虚称道心”两句,直接点出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契合,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脱世俗的境界。接着,“苔阶秋鹤舞,竹径晚蝉吟”则通过动态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中的生机与和谐,秋日的鹤在苔阶上翩翩起舞,傍晚的蝉在竹径旁低吟浅唱,构成了一幅生动而静谧的画面。
最后,“怅望三茅境,白云深复深”表达了诗人对远处仙境的向往与憧憬。三茅境,即指道教名山茅山,此处以白云象征其神秘与高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天西日落天东雾,船舣花香鸟鸣处。
醉中收得一衫云,携向天涯觅常住。
深杯已贮江南酒,坐吮霜毫笑挥手。
谁家鸡犬不能仙,莫使骖鸾落人后。
千峰万峰攒一河,婺中山似髻鬟多。
莲舟傥遇纤腰伴,为谱新诗作棹歌。
露晞岸草黄,霜落林叶赤。
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
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
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
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
《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筴。
匡衡世农夫,扬雄岂仕籍。
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