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崔驸马山亭宴集》
《崔驸马山亭宴集》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

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0)
注释
萧史: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隐士。
幽栖:隐居,安静的居住。
凤毛:比喻珍贵或稀罕之物,此处可能象征美好的事物。
洑流:曲折流淌的溪流。
闭门:隐藏在门后,形容不易察觉。
客醉:客人喝醉了酒。
挥金碗:豪放地挥洒金碗,形容饮酒的豪情。
绣袍:精致的袍子,常用来象征诗人的荣誉或成就。
清秋:秋季气候清爽。
宴会:聚会或宴饮活动。
香醪:美酒。
翻译
萧史隐居的地方,树林中踏过凤凰的羽毛。
溪流从何处流入,乱石堆中藏着高高的门槛。
宾客醉酒时挥舞着金碗,诗作完成后得到华丽的绣袍。
清秋时节常常有宴饮聚会,整天沉醉在美酒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深山中的宴会景象。"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林深处的画面,其中“萧史”指的是树木间的空隙,“幽栖地”则形容山中隐蔽的地方,而“林间蹋凤毛”更是增添了一份野趣,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凤凰般的翎羽轻拂过脸颊的细腻感觉。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两句则转向山中的溪水与石头构成的自然景观。“洑流”表明溪水在山间蜿蜒曲折,而“乱石闭门高”则描绘出一副雄伟的山门图景,给人一种封闭与神秘的感觉。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两句转入宴会的情境。其中,“客醉挥金碗”形容宾客在宴席上豪迈地挥洒着金碗中的美酒,而“诗成得绣袍”则是说诗人在此宴会中创作出了佳作,得到了精美的绣袍作为奖励。

"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两句总结了整场宴会的氛围。“清秋”指的是天气凉爽的季节,而“多宴会”则表明这是一段频繁举行宴席的时光。最后,“终日困香醪”则是说宾客们沉浸在美酒佳肴中,直至日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宴会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林深处宴集生活的一种向往与享受,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的雅致情操。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醉赠

皋桥西去美人家,绝世聪明沈婺华。

清瘦身材宜倚竹,玲珑指爪擅簪花。

双声叫出雌雄凤,两颊烘成早莫霞。

我醉欲归归未得,任他急雨洒窗纱。

(0)

琼花阁春宴·其二

冰盘行炙月轮擎,多是芳心结撰成。

花气一楼难辨种,食单三日预商名。

新歌乍学狂何惜,罚盏虽冤醉亦轻。

赢得归家争问讯,酒香还似玉梅清。

(0)

晨妆

玉楼清晓整严妆,坐到花阴转曲廊。

乍听舄声先认迹,才窥钗影巳闻香。

偏逢外院开金钥,未许中门度石梁。

娇鸟漫歌泥滑滑,从来辛苦做萧郎。

(0)

忍笑

丰神林下态河洲,不为情迷骨岂柔。

窥到雪肌微掩敛,引开翠靥渐风流。

两行烛暗人声细,一阵香浓佛手揉。

提起去年今日事,红腮无处躲娇羞。

(0)

兰信·其一

传来消息是耶非,错认湘妃作宓妃。

标识幸馀青玉佩,随常爱著白绡衣。

鸳鸯早誓横塘偶,蛱蝶遥从外幕飞。

怪道碧桃花独艳,只贪颜色子犹稀。

(0)

双调望江南.本意二首·其一

江南忆,风景奈何春。

鹅子蘸丝黄淡淡,鸭头染水绿潾潾。帘外杏花村。

江南忆,秋气倍关人。

楚塞鸿归山近远,吴江枫落雨缤纷。谁道不销魂。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