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竟日如丝不暂停,莎阶闲听滴秋声。

斜飘虚阁琴书润,冷逼幽窗梦寐清。

开户只添搜句味,看山还阻上楼情。

遥知公退琴堂静,坐对萧骚饮兴生。

(0)
翻译
整天像细丝般不停歇,莎草阶前悠闲听秋雨滴落。
斜风轻拂空阁,琴书浸润在湿润中,清冷逼迫着幽静的窗户,梦境也变得清澈。
打开门窗只为寻找诗意,观赏山景却阻碍了登楼的心情。
遥想你在公务之余,琴堂寂静,独自坐着品味萧瑟的秋意,激发起饮酒作乐的兴致。
注释
竟日:整天。
如丝:像细丝。
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
闲听:悠闲地听。
滴秋声:秋天的雨滴声。
斜飘:斜风吹过。
虚阁:空荡的阁楼。
琴书润:琴书被雨水润湿。
冷逼:清冷侵袭。
幽窗:幽静的窗户。
梦寐清:梦境变得清晰。
开户:打开门窗。
搜句味:寻找诗意的感觉。
看山:观赏山景。
上楼情:登楼的心情。
公退:公务完毕。
琴堂静:琴堂寂静。
萧骚:形容秋意凄凉。
饮兴生:饮酒的兴趣油然而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夜场景,诗人在闲适中聆听雨声,体验着自然之美。"竟日如丝不暂停"表达了细雨绵绵不断的意境,而"莎阶闲听滴秋声"则展现了诗人静坐聆听雨声的悠然情态。

"斜飘虚阁琴书润"和"冷逼幽窗梦寐清"两句,通过对室内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这静谧中,似乎与外界隔绝,只剩下琴声和书香陪伴。

"开户只添搜句味"表明诗人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和追求,而"看山还阻上楼情"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山色的一种向往之情,可能是对某个地方或某个人的一种思念。

最后两句"遥知公退琴堂静,坐对萧骚饮兴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林番明府的了解,他知道对方也像他一样,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享受着音乐和大自然带来的灵感。"坐对萧验饮兴生"则描绘了一种在萧瑟秋风中,独自品酒、感怀古今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细雨、琴声、书香等元素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山色和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逸脱俗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贺兰先生诗同陈恬叔易和节度使王汉忠韵

陕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

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

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

(0)

秋菊

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

风劲幽香怯,露晞寒艳滋。

孤标虽独步,呈秀此何迟。

欲待群芳歇,专荣占一时。

(0)

社日书怀

社公沐发望年丰,岂谓雨馀仍苦风。

未报田间禾颖秀,但惊堂上燕巢空。

里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沟拟乞聪。

老病不知秋过半,谩刍新酿要治聋。

(0)

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卢可自酂来同游灵溪石门双池等胜处某作六诗率张会川作·其四

地上云居有梵天,碧池灵脉泻双泉。

不应胜地能埋没,政欲因君佳句传。

(0)

春日即事九首·其五

但喜朝朝醉,那知夜夜风。

老人贪睡美,春梦五更中。

(0)

沧浪烟雨

峰涧烟波翠霭浓,危亭飞耸到晴空。

鸳来菡萏红香里,人在琉璃翠影中。

洗出岚光全是雨,捲回秋暑却因风。

使君夜宴冰壶里,更有银河一派通。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