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三月到湖西,湖草青青水拍堤。
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
竹枝歌散荒陵冷,月笛吹残故苑低。
独有杜鹃春不住,度江犹向汴梁啼。
看花三月到湖西,湖草青青水拍堤。
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
竹枝歌散荒陵冷,月笛吹残故苑低。
独有杜鹃春不住,度江犹向汴梁啼。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三月的美丽景色与淡淡的哀愁。首联“看花三月到湖西,湖草青青水拍堤”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三月西湖的生机勃勃,湖边青草如茵,湖水轻拍着堤岸,一片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景象。颔联“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西湖两岸绿树成荫,游人骑马穿行的情景,以及六座桥梁上画船并列,色彩鲜明的生动画面。
颈联“竹枝歌散荒陵冷,月笛吹残故苑低”转而抒发了一种淡淡的哀愁。竹枝歌在荒凉的陵墓中消散,月笛声在废弃的故园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淡淡的忧伤氛围。尾联“独有杜鹃春不住,度江犹向汴梁啼”则以杜鹃鸟的啼鸣贯穿全诗,它不因季节更替而停止歌唱,跨越江河,依旧向着遥远的汴梁之地啼叫,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西湖三月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主题。
巧山元不巧,此处不容传。
意到头撞壁,吟香口有莲。
江山皆逆旅,风月独知贤。
世事如何说,相看一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