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白铁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0)
注释
白铁:指白色的铁器,可能指农具。
剉:磨刀或挫平。
青禾:青色的稻谷。
砧间:磨刀石或者砧板之间。
落细莎:落下细小的稻壳。
世人:一般人,普通人。
怜:怜悯,喜爱。
小颈:细小的脖子,通常形容马或鸟类。
金埒:金色的马栏,形容富丽堂皇的赛马场。
畏:畏惧,害怕。
长牙:指马或其他动物的长獠牙,象征力量或威胁。
翻译
白铁工具磨砺青色稻谷,砧板上落下细细的稻壳。
世人都怜爱细小的脖颈,赛马场上的骏马却畏惧长长的牙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属于他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十七首。从诗中“白铁剉青禾,砧间落细莎”两句可以看出,这里描绘了一幅马儿在田野间奔跑的情景。“白铁”指的是马的蹄铁,“剉青禾”则是形容马儿在绿色的谷物中奔跑时的情态,而“砧间落细莎”则描写了马蹄踏过的地方,细小的草屑纷纷扬扬,显得十分生动。

接下来的两句“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表达的是人们对于这些马儿身上的特征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态度。“世人怜小颈”中,“怜”字意味着人们对这些马儿优雅的颈部感到欣赏,而“金埒畏长牙”则表明人们对于那些强壮、带有长牙(即马齿)的马匹抱有一种敬畏之心。李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他对马的深刻观察和细腻笔触,也透露出了他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美感的独特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儿外貌和动态的精致描述,展示了李贺在描绘自然景物方面的才华,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动物尤其是马这种重要役畜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敬和赐何通判韵

佐政当繁剧,怀才际圣明。

赐诗云翰重,前席宠光生。

已励鹍鹏志,还闻冰檗声。

弦歌文化日,好继昔名卿。

(0)

咏逸民六首·其一

唐虞世已远,邈焉逮衰殷。

戡黎启周业,大统集厥勋。

壶浆来士女,四海望陶甄。

如何首阳下,独有穷饿民。

采采山中薇,大义将焉陈。

颓波不可挽,卓行谁与伦。

隘虽圣不由,求仁斯得仁。

(0)

虞城暮雨

冻雨森森万竹齐,独驱羸马踏青泥。

颠軨涧险垣墉护,毕轸城荒蔓草迷。

井伯不忠宜作虏,百奚先去更知机。

徘徊欲问鄍门处,满目西风禾黍低。

(0)

侯村寺遣怀二首·其一

径寸明珠忍暗投,浮云富贵不须求。

东山有识方高枕,渭水无心下直钩。

随柳偶从前浦去,看花闲到上方游。

何时婚嫁尘缘毕,烂醉秋风上钓舟。

(0)

过周尚谦故居

十年行役事多艰,一宦才通两鬓斑。

白社尽容陶令醉,长沙不放贾生还。

草深药径经年塞,柳映柴门尽日关。

未遇遗孤閒话旧,不堪相对泪潺湲。

(0)

和韵送陆员外

邂逅梁园始识君,喜瞻眉宇胜空闻。

胸中泉石元无价,笔底珠玑迥不群。

一曲离歌迷汴水,满襟归兴隔江云。

何时共贳金陵酒,对景新题兴更分。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