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馀欢尽酒卮。

(0)
注释
西垣:皇宫西墙。
秋光如水:形容秋天的光线明亮清澈,如水一般。
铜龙楼:可能指代某座有铜龙装饰的建筑。
红药阶前:红药花盛开的台阶前。
承露处:指露水降落的地方。
碎声:形容露水滴落的声音。
银台:古代官署名,这里可能指代官府。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译
走出皇宫西墙每一步都显得缓慢,秋日的光线如同流水,细雨如丝般轻柔。
在铜龙楼下的邂逅了悠闲的过客,在红药花阶前寻觅旧日相识。
繁星般的露珠忽然增多在承接露水的地方,破碎的声音仿佛让我想起滴落在蓬草的时刻。
拿着银台的钥匙,我知道该回家了,即使不舍这剩余的欢乐,也愿意一饮而尽杯中的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雨中的情景,诗人步行在野外的西垣边上,每一步都显得迟缓。秋光柔和如同流水,而细雨则像丝线一样轻盈。铜龙楼下,偶遇闲适的旅客;红药花前,则是去探访旧日的朋友。这两处写出了诗人在雨中与他人的邂逅和情谊交融。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这两句用了很生动的形象来描绘秋雨的声音。" 乱点" 指的是雨滴落在叶片上的声音,而 "乍滋" 则是这些声音连续不断的效果。"碎声因想" 表示诗人听着这细小的雨声,心中产生了种种感触,而 "滴蓬时" 强调了这种感觉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积累。

最后两句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馀欢尽酒卮。" 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的情绪。" 银台" 可能指的是翰林院的书库," 钥入" 意味着时间已晚,门扉即将关闭,诗人必须离开。然而在最后的时光里,他不愿意放过任何欢乐,所以决定把酒喝完。这不仅是对当下情谊的珍惜,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雨中的独特体验,以及他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切感怀。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过汜水

清汜垂虹贯浊流,崤函虎踞瞰中州。

山河不尽登临兴,两袖春风独倚楼。

(0)

悼内六首·其六

房栊寂寞掩春风,百岁情缘一旦空。

世态不离生死内,梦魂都在别离中。

可怜孤馆月华白,犹忆香奁烛影红。

老眼昏昏数行泪,客边从此恨无穷。

(0)

夜寒不成寐起坐观书

寒夜迢迢恼客眠,更从镫火理残编。

关情乡国五千里,屈指光阴四十年。

缥缈帝都红日下,依稀亲舍白云边。

永怀忠孝何能尽,默默安能守太玄。

(0)

飞絮

飘飘随意点轻裘,播荡东风不自由。

乱逐红尘迷客路,轻随綵燕入歌楼。

梁园飞雪惊春梦,渭水斜阳送客愁。

莫向樽前苦惆怅,绿阴还在粉墙头。

(0)

喜雨二首·其一

和气成甘雨,沾濡意转深。

一犁通地脉,万物识天心。

花柳滋春意,山川起夕阴。

农夫咸喜悦,点滴直千金。

(0)

暮景

怪底东风恶,寒威透客衣。

捲帘云接地,撩乱雪花飞。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