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横担得自由,冷云飞雪下南州。
殷勤要识庐山面,五老峰前一举头。
拄杖横担得自由,冷云飞雪下南州。
殷勤要识庐山面,五老峰前一举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携杖独行,穿越南州冷云飞雪,前往庐山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庐山美景的期待。诗人以“拄杖横担得自由”开篇,点明了禅者不拘一格、自在前行的形象。接着,“冷云飞雪下南州”一句,不仅渲染了旅途中的环境氛围,也暗示了禅者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超然。
“殷勤要识庐山面”表达了禅者对庐山的渴望与敬仰,他希望亲自目睹庐山的壮丽景色,体验其深邃的禅意。最后,“五老峰前一举头”则以一个动作结束全诗,既是对庐山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是对禅者心灵之旅的象征性总结。这一举头,既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禅者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深处真谛的生活态度。
忆昔行年初弱冠,满头鬒发如云烂。
春光在眼能几何,陡觉容华镜中换。
三旬有二秋兴发,忽作潘郎二毛叹。
因循四十未有闻,两鬓霜毫渐凌乱。
只今蹉跎方及艾,已比前时白过半。
晨梳灯下星隐映,晚握窗前雪璀璨。
平生历履多苦辛,况是功名早羁绊。
百年强半瞬息间,向后几何堪把玩。
丈夫生世贵有立,万事由天又奚惮。
试观上古贤达人,衰老相仍孰能逭。
马肝之石不须求,甘露为羹亦誇谩。
有钱沽酒醉即歌,任作龙钟白头汉。
忽闻春光回,将遍东南城。
卧病方在床,无由起相迎。
东风入帘幕,仿佛闻流莺。
美人会相见,庶几道平生。
病起忽二旬,春色殊已深。
崇兰秀阶下,碧草交繁阴。
旭日迟迟升,众芳同照临。
援琴未成调,拂拭迟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