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崱崱屴屴当猛虎行》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猛虎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性贪婪的深刻批判。
诗中以“猛虎虽猛,不食瞽儿”开篇,寓意着即便是凶猛的老虎,也不会伤害盲童,以此引出对人类社会中强者欺凌弱者现象的讽刺。接着,“手提长鞭,来逐野麋”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手持权力之人追逐利益的场景,暗喻权力的滥用与贪婪的本性。
“杀人以舌,消膏竭血”则揭示了某些人通过巧言令色,利用他人的信任与善良,最终导致他人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沦丧的谴责,也是对社会风气败坏的批评。
“尔有子孙,生气断绝”强调了这种行为对后代的影响,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更可能断送家族的未来。接下来的“朝塞南户,暮筑北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恶劣与生存的艰难。
“出为虎食,不如匮粮”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即使面对危险,也要先确保基本的生存条件。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存智慧的肯定,也隐含了对社会制度与道德缺失的反思。
“崱崱屴屴,平路生棘”描绘了社会环境的险恶与不公,比喻在看似平坦的道路上,却充满了荆棘与挑战。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写照,也是对人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长桥未修,大水来逼”则象征了社会发展中基础设施的不足与自然灾害的威胁,反映了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与挑战。
“上山不得为猱,夺木而处,不得为枭”通过类比,表达了在社会竞争中,个体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作为灵活的猴子还是强大的枭鸟,都面临着被剥夺或限制的困境。
“冒风垂脰,其声嗥嗥”描绘了人们在困境中挣扎的痛苦与无助,通过“嗥嗥”的声音,传达了内心的呼喊与渴望。
“诱我甘言,我亦知之”揭示了社会中欺骗与诱惑的存在,以及人们对这些诱惑的清醒认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
“破体生痛,曾不见医”强调了在社会不公面前,个体的痛苦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暗示了制度与法律在维护正义方面的局限性。
“子有戈弩,亦何敢抗汝?”通过反问,表达了对强者压迫弱者的愤怒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反抗的可能性与困难。
“堂堂大丈夫,不值拜牛竖”是对社会中某些人屈从于权势、丧失尊严的行为的批评,强调了保持人格独立与尊严的重要性。
“尔虎有伥,我灶能炀”通过类比,表达了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影响,强调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
“莫言地窖深,上有昭昭赤阳”提醒人们,尽管困境重重,但希望与光明始终存在,鼓励人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有酒使尔醉,有肉使尔饱”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困境中寻求慰藉与解脱的方式。
“但愿不下霜,遍地活枯草”寄托了对社会环境改善的期望,希望人们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充满生机的社会。
“有屋使尔栖,有马使尔骑”表达了对安居乐业、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但愿西风和,安稳千鸿飞”寄托了对和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和谐共处,共同飞翔。
“有官不满尔爵,有钱不充尔橐”表达了对权力与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的追求,呼吁社会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制度。
“猛虎食量无兼人,猛虎猛犹弱”通过类比,强调了即使是凶猛的老虎,在面对更大的威胁时也会显得无力,以此隐喻人类社会中强者也可能面临无法克服的困难,强调了团结合作与共同面对挑战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崱崱屴屴当猛虎行》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人性贪婪、道德沦丧等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进步、人性觉醒、公平正义的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