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黄鹤楼次补山韵》
《登黄鹤楼次补山韵》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夷陵西望巴山连,大江出空如堕悬。

奔流一抺蹙沧海,大别黄鹄横障天。

导江至此一夹束,潆洄衣带高楼前。

忆昔赤乌始筑邑,凭轩雷鼓空江填。

此閒开势自明远,钓台樊口谁能贤。

一朝金雁瘗吴郡,何殊穗帐临漳川。

高楼千载几兴复,传芭士女徒哀怜。

因山命名义自当,俗说讵可丹青传。

虞翻地下应大笑,孰逢黄鹤骑飞仙。

我闻谯郡戴仲若,往往野服从䰻畋。

仙人母乃即此是,惜哉林壑空苍烟。

农部腹中有武库,瘴乡幕府尝周旋。

罙入深穴缚虎子,欲效左手如羊牵。

正当千里纵黄鹄,岂将一渚从栖鸢。

嗟余年往道亦废,顾思暇豫偷安便。

陪君欲鼓潇湘柁,湖南未到秋云边。

汉口暮见楼雉影,江风晓踏蛟龙涎。

晴空孑孑上反宇,天幕澹澹垂重渊。

无心坐见白云灭,屹立惟有苍山坚。

人閒万事不须说,跂足当楼聊醉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开篇“夷陵西望巴山连,大江出空如堕悬”,以磅礴之势描绘了长江从空而降的壮观景象,引出黄鹤楼的雄伟背景。接着,“奔流一抺蹙沧海,大别黄鹄横障天”进一步渲染了江水的奔腾与山峦的巍峨。

“导江至此一夹束,潆洄衣带高楼前”则细腻地描绘了江流在黄鹤楼下汇聚的场景,仿佛一条丝带环绕着高楼。接下来,“忆昔赤乌始筑邑,凭轩雷鼓空江填”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黄鹤楼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此閒开势自明远,钓台樊口谁能贤”表达了对黄鹤楼周围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古代贤者的怀念。随后,“一朝金雁瘗吴郡,何殊穗帐临漳川”通过对比,强调了黄鹤楼的独特地位和历史意义。

“高楼千载几兴复,传芭士女徒哀怜”感叹了黄鹤楼历经千年变迁,虽多次重建,但终究难逃衰败的命运。最后,“因山命名义自当,俗说讵可丹青传”表达了对黄鹤楼命名与历史传承的思考,认为其价值超越了文字与图像所能表达的范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黄鹤楼作为历史文化象征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偶成二绝

古风未必今人操,老气休祈大吏欢。
扪腹定无奇士术,萧然且作野人看。

(0)

试闱即事三绝

鼓士扬桴警五更,爨清檠冷旋吹生。
深衣乡彦都君子,摩厉三秋炫此行。

(0)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

萧同叔子无令笑,绵上之推乃弃官。
咸羡此堂称圣善,累从治剧劝平反。
晨昏不怠谆谆诲,僮使皆沾洩欢。
紫诏又当称大国,安舆五马叠荣观。

(0)

祝舜俞少卿示曩岁葺蒙园陪游风什一编不度枵

清沂雩舞蹈前模,风咏先生于蒍于。
论述殊堪露门召,镌摩已化兔园儒。
台评公雅銛锋锷,杖齿袁遗抱笔觚。
草木溉培裁昼暇,忘忧兰桂富芳荂。

(0)

程帅父朝议年八十余诸人作诗褒咏次韵一首

郎潜华首寤銮舆,连帅元戎十乘车。
吏道薛公何必问,史才倚相妙称书。
雍容鸠杖朝裾伟,谈笑蒲鞭法网疏。
万石恬侯定非晚,闽人安枕梦维鱼。

(0)

简江国韩尉谢珍惠二绝

江国绵蛮登俎味,蒻缸渍畔糁盐醯。
坐愚糜殒追时好,嗟汝头颅不自知。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