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十书怀五首·其三》
《五十书怀五首·其三》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此去行藏总听天,谁言宦海竟无边。

游梁词赋冯空撰,及第文章信口传。

谷吏何尝无傲骨,好官原不在多钱。

须知成败非人力,看我撑持十八年。

(0)
鉴赏

这首诗《五十书怀五首(其三)》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官场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首句“此去行藏总听天”,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行事与归宿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皆应顺从天意,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哲学思想。接下来,“谁言宦海竟无边”一句,以“宦海”比喻官场的深不可测,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不易预测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的某种无奈与感慨。

“游梁词赋冯空撰,及第文章信口传”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文才与功名的看法。游梁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此处暗喻诗人自己的文学才华;“冯空撰”则表示徒有才华而未得到施展;“及第文章信口传”则讽刺了那些仅凭偶然机遇获得功名的人,他们的文章或许并未真正体现其真实水平。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文才与功名之间的复杂关系。

“谷吏何尝无傲骨,好官原不在多钱”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官职与人格的关系。谷吏指的是基层官员,这里强调即使在低级职位上,也有坚持原则、不为金钱所动的官员存在;“好官原不在多钱”则表明一个官员是否称职,并非取决于其财富多少,而是取决于其品德与能力。

最后,“须知成败非人力,看我撑持十八年”两句,总结全诗主旨。诗人认为,人生的成败并非完全由个人努力决定,有时也受到命运的安排。他以自己为例,表示自己已经坚守了十八年,表达了对自己坚持信念、不懈努力的认可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官场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官场规则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自我坚持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小游仙词·其五

道人寄我紫逻山,时复卖药来人间。

石潭薄晚有龙斗,满谷湿云无路还。

(0)

幼闇宗师以诗招赏海棠文申有诗见约次韵·其二

环枢堂上迟明来,要向花前不放杯。

只恐狂风无顾藉,尽将春色委苍苔。

(0)

寄俊上人

不见俊公今十年,武林留偈竟茫然。

苕溪寺已空尘劫,蒲室灯还有别传。

晒衲石根随夕照,题诗竹里湿秋烟。

何时近一牛鸣地,老去山中伴夜禅。

(0)

真定王节妇习氏

青春忽掩镜鸾悲,大节生全死不辞。

夫目九泉无瞑日,妾身百岁有归时。

天高地厚心如石,女嫁男婚发已丝。

东观只今多直笔,为书青简配桓嫠。

(0)

重寄水西新公道场渭公三塔宽公·其一

我恐前生老法华,退居清淡即僧家。

禅师有道常骑虎,侍者通神自辟蛇。

已负法身来震旦,终抛尘网觅提奢。

洞庭春后多风水,准拟南归买钓车。

(0)

南山莲社偕韩友直伯清昆季游龙井寺

长忆东林远法师,三生张野有前期。

经书贝叶翻重译,漏刻莲花礼六时。

长老布金多满地,高僧卓锡自成池。

不妨随喜诸天上,扶得风篁玉一枝。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