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俊公今十年,武林留偈竟茫然。
苕溪寺已空尘劫,蒲室灯还有别传。
晒衲石根随夕照,题诗竹里湿秋烟。
何时近一牛鸣地,老去山中伴夜禅。
不见俊公今十年,武林留偈竟茫然。
苕溪寺已空尘劫,蒲室灯还有别传。
晒衲石根随夕照,题诗竹里湿秋烟。
何时近一牛鸣地,老去山中伴夜禅。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寄俊上人》,表达了对友人俊上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首句“不见俊公今十年”直接抒发了诗人与俊上人阔别已久的情感,十年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次句“武林留偈竟茫然”暗示俊上人在杭州武林留下的话语或遗言,如今诗人对此已感到迷茫和追忆。
第三句“苕溪寺已空尘劫”,通过描绘苕溪寺的荒凉,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寺中可能已不再如昔日繁华。第四句“蒲室灯还有别传”则转而提及俊上人的禅修生活,即使寺内环境变化,他的精神传承犹在。
第五、六句“晒衲石根随夕照,题诗竹里湿秋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俊上人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夕阳下的晾衣石和秋烟笼罩的竹林,都寓含着禅意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何时近一牛鸣地,老去山中伴夜禅”,诗人期盼能有机会接近俊上人,共享山中寂静的夜晚,一同参禅修行,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同修行生活的深深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生活的想象,传达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怀念。
有宋乘炎运,于今迈百年。
祖功虽不易,子圣自能传。
宝历迎长至,神丘放大圜。
灵宫千福降,清庙一诚专。
翠仗钩陈下,青城斗极边。
侧班回众弁,虚次待高烟。
晦雾初宵断,晴云未晓鲜。
天形何磊落,帝步亦周旋。
丽泽沾鱼鸟,休歌被筦弦。
欢声兼岳动,和气与春连。
在昔开鸿业,斯民入化甄。
监危常栗栗,受祉更乾乾。
此日膺神筴,孤臣老禁筵。
愿将成命颂,独奏迩英前。
岁华相逐走燕尘,此夕羁怀暂一申。
把手岂辞三处酒,别家看作二年人。
因逢塞雁惊来信,却忆江梅赠去春。
莫向天涯忧白发,东风犹与到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