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劝农六首,并引·其三》
《和陶劝农六首,并引·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四言诗  押[屋]韵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惊麇朝射,猛豨夜逐。芋羹藷糜,以饱耆宿。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语言简洁而生动。开篇“岂无良田,膴膴平陆”两句,直接勾勒出一片肥沃宽广的农田景象。“岂无”表疑问,而实则肯定,强调这里有着理想中的良田;“膴膴”形容土地的肥美和平坦,给人以安稳感。

接着,“兽踪交缔,鸟喙谐穆”两句,则描绘了田园间野生动物的踪迹与和谐之声。这里的“兽踪交缔”说明林间小道上充满了动物的足迹,而“鸟喙谐穆”则展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鸟语花香,营造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情境。

第三、四句“惊麇朝射,猛豨夜逐”进一步刻画了田园生活中的狩猎场面。“惊麇”指的是突然跳起的鹿群,“朝射”则是早晨狩猎的景象;而“猛豨夜逐”则描绘了一种在夜幕中追逐凶猛野兽的情形,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多姿多彩。

最后两句“芋羹藷糜,以饱耆宿”表达了诗人对农夫劳作后享受果实的赞美。“芋羹藷糜”指的是由芋头、稻米等食材煮成的简单食品,虽然不华丽,但足以填饱肚子;“耆宿”则是老人和年迈之人的代称,这里代表着农夫们。诗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中劳动与享受之间平衡态度的赞美。

整体而言,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狩猎活动以及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充实且自给自足的理想乡村生活。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次匏庵先生版屋韵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馀,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捲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盈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

(0)

过湖偶书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阳掩半面,云浪为风勒。

便以湖作纸,欲画手莫即。

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

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

(0)

田园杂诗五首·其四

壮时掉尘鞅,老乃即农务。

值兹田事终,怛然感霜露。

原萋日以敛,林华不守故。

严霜净游气,翔鹄在天路。

鴳雀跃蓬蒿,啄食不满嗉。

而予竟何言,饭牛发今素。

(0)

艳曲八首·其一

御沟连上苑,大道接平沙。

紫陌三千骑,青楼十万家。

城中杨柳树,风起暮飞花。

(0)

望田家

数椽茅屋傍山开,横麓平檐雪满堆。

耳畔春风还料峭,田家钱矰尚尘埃。

鸡豚诧客穿篱入,牛马驯人际晚回。

何事邻翁喧笑语,为储旧谷接新来。

(0)

发锦官后江行纪兴

春林绿缛午云稠,万里归人下益州。

桃雨正看相逐去,鹃啼从此不须愁。

轻舟迅速沿中溜,胜地经过即上游。

计日峡东葭菼外,水天一色接江洲。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