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湖偶书》
《过湖偶书》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阳掩半面,云浪为风勒。

便以湖作纸,欲画手莫即。

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

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ǒushū
míng / shěnzhōu

báodōngfànyǎnhuōliánxiōng

jìngtuòbǎijièqiūshì

yuǎnshùshuǐguāngshàngchūméikōngzhí

shūchùfāngmiǎoránshāndàiméisāi

yángyǎnbànmiànyúnlàngwèifēng

便biànzuòzhǐhuàshǒu

jiànpiēkuàngnánduōxiá

zhōuqíngshuāngdòugu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过湖偶书》描绘了傍晚时分泛舟湖上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湖景画面。"薄暮及东泛",点明时间是黄昏,诗人乘船向东航行,视野开阔,心情舒畅。"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湖水清澈如镜,诗人仿佛能借此洗涤心灵,感受秋天的清凉。

远处的树木倒映在水面,如同空中飘浮的植物,虚实相生,展现出湖光山色的深远意境。"疏处方渺然,山黛一眉塞",寥寥几笔勾勒出山峦的秀美,如女子黛眉轻描,增添了诗意。夕阳西下,只露出半边脸庞,云浪随风翻涌,如同被风约束,形成动态的画面。

诗人感慨万千,想要以湖为纸,挥毫泼墨,却因美景太过迷人,难以落笔。"见瞥况难谛,历多何暇忆",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留恋,无法一一详述。最后,"舟子无雅情,双橹斗归力",以舟子的忙碌与诗人的心境形成对比,更显出湖上生活的恬静与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湖光山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沈周高超的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栗里华阳窝辞.栗里香及香炉

竹䶉食叶,切勿食根。尔首衔蝉,我心骐驎。

在我窝兮不可嫚,枫樟为谋石为炭,卯钟午鱼可以换。

(0)

栗里华阳窝辞.鹿皮巾葛巾

斓斓兮斑斑,毋落落兮其间。

苍茸黄精之本兮,秋风杳生后而生前。

山葛兮山巾,勿问山中兮君其问诸水滨。

瀼瀼兮秋露漙,萧萧兮秋风生。

净居永福兮,胡可得为孤山之寒人。

荷荷兮已矣,胶胶兮何耶。

去复来兮,愿采茅山之药花。

(0)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其三

君在东南第一流,绿绨膺检出神州。

举头试作长安望,昨夜灵槎近斗牛。

(0)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其五

暖雾昏云养麦天,春风引绿去绵绵。

种成百万军民饱,忠孝心头一寸田。

(0)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其一

祖予尚闭户,景文当入山。

未能黄绮外,姑在尚彭间。

眼到风尘暗,头依树石斑。

曹溪有正路,飞倦要知还。

(0)

秋兴

有愿投金粟,无情上玉除。

吾甘披短褐,君自曳长裾。

浥浥云生屋,涓涓水到渠。

十难三四好,八九在閒居。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