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定江门舸,中宵梦倚樯。
精魂不可致,大道有遗光。
雨过白龙出,云消紫水长。
望坟欲饮泣,不觉泪沾裳。
初定江门舸,中宵梦倚樯。
精魂不可致,大道有遗光。
雨过白龙出,云消紫水长。
望坟欲饮泣,不觉泪沾裳。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将往谒先师石翁墓舟中写怀》描绘了诗人深夜乘船前往拜谒先师墓地时的心境。首句“初定江门舸”写出了诗人启程的场景,江边码头的船只刚刚停稳。接着,“中宵梦倚樯”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先师的深深怀念,夜晚倚靠在船樯上,梦境中似乎与先师相遇。
“精魂不可致,大道有遗光”这两句寓言性较强,暗示虽然无法直接与先师的灵魂交流,但他的精神和智慧如同遗留的光芒,照亮了诗人前行的道路。接下来,“雨过白龙出,云消紫水长”运用了象征手法,雨后的清新景象象征着洗涤心灵的过程,而云消后江水的开阔则寓意着知识的广博无垠。
最后两句“望坟欲饮泣,不觉泪沾裳”直抒胸臆,诗人望着先师的墓碑,内心悲痛欲泣,不知不觉泪水打湿了衣裳,表达了对先师的深切哀思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师道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庄生辞楚使,犠牛诚妙喻。
雄视天地间,何物入吾趣。
陈君表汉俗,盗贼宁下吏。
岂必登要津,方能化邑里。
天地贵长存,人生各有志。
日出沧海东,君为东海士。
问君胡不试,所志良在此。
海今亦有年,览君初度篇。
问君观此海,烟云几变迁。
请自今以往,观之变桑田。
衣食满天下,麟凤游人间。
画工知此意,画此寄高筵。
我为歌此辞,云飞海上山。
拂驾凌松梁,扪萝依化城。
望穷飞鸟前,殿瞰翔鶤平。
蜿蜿峰相拒,漫漫海东倾。
乘危怅有阅,耽寂欣寡营。
良辰值秋期,雾罢天宇晶。
素想挹逸风,玄辨触深情。
八解云无端,六喻本来精。
真如夙缔念,妙觉愿投诚。
光闪金轮涌,心动法鼓鸣。
七灯韬昼焰,二鼠祛夕惊。
浮欢空聚沫,沉照固无赢。
业以清净胜,理由冲寂行。
灵氛欲有讯,相从究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