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涵虚阁四咏·其三泛月》
《涵虚阁四咏·其三泛月》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兰桡侵晚荡,桂影逐人来。

舟似珠盘转,溪如镜匣开。

映波霜欲立,浮濑雪为堆。

还视涵虚阁,依稀逼玉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泛舟于水面上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祥和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下水面上的光影变化、舟行的姿态以及周围的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句“兰桡侵晚荡”,以“兰桡”(装饰精美的船桨)暗示出船只的奢华与优雅,同时“侵晚荡”则描绘出日落时分,船只在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接着,“桂影逐人来”一句,通过“桂影”(桂花的影子)的动态表现,展现了月光下桂花树的倒影随风而动,仿佛追逐着行舟而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诗意。

“舟似珠盘转,溪如镜匣开”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舟比作转动的珠盘,溪流比作打开的镜匣,形象地描绘了舟行于水面的流畅与溪流的清澈,同时也暗示了月光下的水面如同镜子一般明亮。

“映波霜欲立,浮濑雪为堆”则进一步描绘了水面的景色,波面上仿佛霜雪欲立,而溪流中的水花则像是堆积的雪堆,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最后,“还视涵虚阁,依稀逼玉台”两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涵虚阁,虽然只是依稀可见,却仿佛逼近了玉石之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整个场景的高雅与不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泛舟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情怀。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偶题

女郎山头石,新妇矶边水。

欲吐阳台云,徘徊傍谁起。

(0)

由太和登绝顶二首·其二

绛节朱幡缥缈间,纵非天汉不尘寰。

平超五岳王公位,肯数三峨伯仲山。

千嶂雾深银作海,九霄云净玉为关。

空馀沆瀣零仙掌,消渴相如可再攀。

(0)

送侍御河南李子兴还朝因伸鄙感

揽辔名高九道闻,攀辕人惜二天分。

论才岂必相如似,荐疏空劳北海勤。

骢马风生千里足,神羊霜压五花文。

欲知下走沾沾意,今日真成御李君。

(0)

伏承太师相公枉驾祗园以五言八句留题皆真谛语不揣奉谢一章

东来紫气有真人,给苑含辉祗树春。

草忍自谙菩萨行,潭澄初现宰官身。

杯中水月无明失,句里云霞法界新。

若语世尊应好慰,只今魔地隐波旬。

(0)

闻南中流言有感·其四

马首残星涕泪悬,太行行尽见平阡。

那知诘曲羊肠路,只在逶迤豹尾边。

水镜几曾当白日,冰壶元自写青天。

虚劳建业诸贤意,未少城南二顷田。

(0)

晋阳贡院试士作呈侍御饶公三首·其二

戟门秋敞集名流,决筴争先第一筹。

地有飞黄空冀北,天将东壁应并州。

千门绮月机初就,百篚丸霜茧暗抽。

十五乡书俱造士,可无车马锡诸侯。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