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侃侍者归灵鹫》
《送侃侍者归灵鹫》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莫将平淡觅陶潜,纪律严于玉帐严。

要得澜翻联石鼎,也须雪立到茅檐。

太虚自笑花无蒂,佳境谁云蔗不甜。

如此工夫随分到,灵犀无夜不吞蟾。

(0)
鉴赏

这首诗《送侃侍者归灵鹫》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禅宗思想。

首句“莫将平淡觅陶潜”,诗人以陶潜(东晋诗人)为典故,暗示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又强调不应简单地模仿或追求,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接着,“纪律严于玉帐严”一句,以军事营地的严格纪律类比修行中的自律,表达了在精神修炼中同样需要严格的自我约束。

“要得澜翻联石鼎,也须雪立到茅檐”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澜翻形容水的汹涌,石鼎象征修行的艰苦,而雪立到茅檐则描绘了修行者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坚持修行的情景。这两句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艰难与执着。

“太虚自笑花无蒂”一句,以太虚(宇宙)自笑花无蒂,寓意宇宙万物虽繁花似锦,但最终归于空无,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深刻洞察。接下来,“佳境谁云蔗不甜”则以佳境比喻修行的高深境界,蔗不甜则是对苦行生活的描述,这里通过反问,强调了即使在艰苦的修行中也能找到内心的甘甜。

最后,“如此工夫随分到,灵犀无夜不吞蟾”两句,总结了修行的过程和结果。随分到意味着修行者通过努力,逐渐达到心灵的觉醒和领悟,灵犀无夜不吞蟾则象征着在任何时刻,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洞察宇宙真理,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修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题富春山水画册·其二

白鹭低飞九里洲,梅花万树压溪流。

晚妆忽讶胭脂湿,一笛斜阳水上楼。

(0)

战澎湖

五马奔江郑氏昌,一婢生儿郑氏亡。

枭雄割据亦有数,铁人三万空撞搪。

湖边飞舸弄寒日,白土山前锋尽折。

永明年号那可支,夺取澎湖作巢穴。

潮头十丈忽骤高,扬旗打鼓亦自豪。

貙狼短祚付孽子,吼门喧呼潮又起。

五百战舰来如飞,报道官军入鹿耳。

海外纳降谁草檄,姚侯深算老无敌。

生番杂处思善后,淡水何时洗锋镝。

我闻三十六岛形势相钩连,全闽屏蔽不可捐。

鸡笼易守亦易失,后来牧民当择贤。

(0)

和徐树人中丞述怀诗·其四

大业喧传数省功,关心教育重文翁。

挥戈扼要元戎合,射策逢时九月通。

桃李阴多依北极,芙蓉生不怨东风。

海滨向化同邹鲁,逢吉康强食报丰。

(0)

观弈

一枰楚汉阵分明,马走车飞俟隙乘。

我更彻宵看结局,落花多处剔残灯。

(0)

咏芭蕉

无妨修竹共閒居,亚字墙头午荫馀。

白日冷随麾扇尽,绿天浓映写经初。

雨窗搅梦千重响,秋馆缄愁一束书。

多事诗人留画本,偏宜雪后著萧疏。

(0)

文石书院诗并序

寸莛由来许叩钟,植林开涧谢长供。

千间广庇劳工部,六百还捐自曼容。

何翅经师推北海,应从天下说中庸。

移情我亦随烟棹,悟得琴心在众峰。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