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溪山号悉从吾,占得声光万古无。
不似零陵柳司马,贬他好景乱名愚。
亭溪山号悉从吾,占得声光万古无。
不似零陵柳司马,贬他好景乱名愚。
这首诗《愚溪》由宋代诗人阮之武所作,通过对“亭溪山号悉从吾,占得声光万古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首句“亭溪山号悉从吾”意味着诗人将自己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赋予了自然以人格化的尊崇,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而“占得声光万古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连接的深远意义,暗示着这种和谐不仅限于一时一刻,而是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成为永恒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不似零陵柳司马,贬他好景乱名愚”,则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对传统观念中贬低美好事物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这里引用了“零陵柳司马”的典故,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贬谪官员对美好景致的不当评价或忽视,以此来讽刺那些未能真正欣赏和珍惜自然之美的行为。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传统观念中错误评价的质疑,倡导了一种更加公正、全面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也体现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批判精神,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神池望不极,沧波接远天。
仪星似河汉,落景类虞泉。
年深平馆宇,道泰偃戈船。
差池下凫雁,掩映生云烟。
浪花开已合,风文直且连。
税马金堤外,横舟石岸前。
羽觞倾绿蚁,飞日落红鲜。
积水浮深智,明珠曜雅篇。
大鲸方远击,沈灰独未然。
知君啸俦侣,短翮徒联翩。
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
烟霞霄外静,草露月中繁。
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
怀君欲有赠,宿昔贵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