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坛日月静中长,诗思时时逸谢塘。
神枕自成仙岛梦,朝衣犹有御炉香。
三元秘简侵星奏,五岭灵芽待雪尝。
金阙九重留不住,高风何处是严光。
瑶坛日月静中长,诗思时时逸谢塘。
神枕自成仙岛梦,朝衣犹有御炉香。
三元秘简侵星奏,五岭灵芽待雪尝。
金阙九重留不住,高风何处是严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题为《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四)》。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瑶坛(道教修炼之地)的宁静与神秘,展现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瑶坛日月静中长"一句,描绘了仙境般的清幽环境,日月悠长,静谧无声。
"诗思时时逸谢塘",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灵感不断涌现,思绪飘逸,仿佛谢塘(可能指诗人寓居之处)也沾染了诗意。接下来,诗人写到自己在梦境中仿佛登临仙岛,身披朝衣还残留着御炉的香气,暗示了对权贵生活的想象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三元秘简侵星奏,五岭灵芽待雪尝",进一步描绘了神秘的道教仪式,奏章直抵星辰,品饮来自五岭的灵异茶芽,充满了神秘和期待。最后,诗人感慨即使身处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无法留住,表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逸高士如严光那样的人生态度的敬仰。
整首诗以道教修行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理想追求,展现了范仲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生哲学。
江头微暄冰始开,河桥一夜春风来。
伤心宛似丛台下,青青草色青如苔。
二月三月青门道,积素浮光不堪扫。
酒幔烟中望却无,钓矶水畔看还好。
桥上萧条人几家,芳洲漠漠楚天涯。
暝随断梗飘寒雨,晴逐游丝映落花。
龙门还家孟诸野,清樽惆怅河桥下。
临岐尽醉歌送君,草上片时驻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