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霓裳湿,何人倚白云。
莫将云里影,空向陌头分。
濯濯霓裳湿,何人倚白云。
莫将云里影,空向陌头分。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中女子的姿态与情感,充满了浪漫与遐想。
首句“濯濯霓裳湿”,以“濯濯”形容女子轻盈飘逸的霓裳,仿佛在雨后更为湿润,既展现了女子服饰的华美,也暗示了某种清冷或哀愁的氛围。接着,“何人倚白云”,以“倚”字生动地刻画出女子独立于云中的姿态,她或许是在等待,或许是在思考,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莫将云里影,空向陌头分。”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关切与思考。云中的影子,象征着女子的孤独与飘渺,而“空向陌头分”则暗示了她可能无法与尘世相联系,或是她的存在对于外界而言是虚无的。整句话通过对比云中与地面,强调了女子与现实世界的隔阂,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云中与地面、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燕山一片月,夜照白莲花。
千里万里同为客,三人五人齐忆家。
与君俱是悠悠者,意气相逢不相下。
平原侠士能斗鸡,邯郸才人堪换马。
明星落木乱纷纷,同向山中卧白云。
秋风乍起黄花塞,明月初生青草坟。
齐门弹瑟相知少,汉庭执戟郎官小。
渐离筑傍流水立,干将剑上青虹绕。
才子风流多落魄,青楼狭邪善谐谑。
赵玉刻就箜篌柱,蜀绘裂作秋千索。
禅灯绣佛夜厌厌,半醉能歌阿鹊盐。
朱公大笑黄金尽,三十青衫一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