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日复一日忙碌而劳累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满足。诗中“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两句直接表达了人生匆匆,忙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平淡生活的渴望。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则具体描写了官员早出晚归的繁忙生活,烛影和鼓声成为了时间流转的象征,更凸显出其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
然而,在这忙碌之中,诗人并未感到绝望,而是找到了自己的小确幸。他通过“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表达了即便是在繁忙和压力下,也能找到生活的小乐趣。瓮里有酒,虽然不多,但足以慰藉;墙头有山,即使是有限的空间,也能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一种追求。尽管工作繁忙,但一旦回家,就愿意长时间地休息与放松,最终在早晚时分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平衡工作与生活、寻找精神寄托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