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士云》
《赠李士云》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

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hìyún
sòng / wángānshí

shānshuǐrénérchángchéngguō

háoduānchūyǎotiǎoxīnshǒuchūzhù

wénfàntiānqíngkuàkǒngquè

zhílíngyángchìfānhàojiéjìngzuò

shìzāinéngwèi

xiāngyànzhēnniánzàiliáokuò

翻译
李子山的水色中,人物常常居住在城郭间。
笔下展现出细腻的景象,心中构思却未落笔。
我听说有位大梵天神,骑着鸡和孔雀。
手持铃铛挥动红幡,永恒的劫难在此净化。
你的画作真是美妙,足以慰藉孤独的心灵。
让我们共同验证这幅画的真实性,未来它将在广阔的天地流传。
注释
李子山:地名,可能指代某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城郭:古代城市四周的城墙,这里指代城市。
毫端:毛笔的末端,代指绘画技艺。
窈窕:形容女子姿态优美,此处借指画中的景象。
大梵天:印度教中的创世神,象征宇宙的创造者。
浩劫:巨大的灾难或劫数。
寂寞:孤独、空虚的感觉。
寥廓:广阔无垠,通常指天空或未来的前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赠李士云》。王安石以其改革政治经济的主张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而闻名于世。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期许,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自身的人生观念和审美趣味。

诗中的“李子山水人,while常寓城郭”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则描绘了诗中人物在山水间游历时的心境与情感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和清澈。

接下来的“大梵天擎跨鸡孔雀”等句,则是借用佛教中的神话传说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之意。"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洁净的主题。

最后,“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等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士云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赞赏,并期望他能够保持这样的人生态度,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寂寞。"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友情深信不疑,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体现了王安石在文学上的造诣和他个人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贺收复秦原诸州诗

一诏皇城四海颁,丑戎无数束身还。

戍楼吹笛人休战,牧野嘶风马自闲。

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

西边北塞今无事,为报东南夷与蛮。

(0)

沐浴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岁,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如。

(0)

老病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0)

沈夫人

左芬是太冲女弟,篇翰雍容,忍竟抛玉轴牙千,蓦归天上;

仲姬为松雪夫人,瑟琴静好,恨不起珠冠羽帔,同到江南。

(0)

七言伤大和上

大师慈育契圆空,远迈传灯照海东。

度物草筹盈石室,散流佛戒绍遗踪。

化毕分身归净国,娑婆谁复为验龙?

(0)

听泉

幽涧听泉声,山中约二更。

野风生竹□,孤月入怀明。

俗虑一时净,閒心永夜清。

转愁明发去,尘市若为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