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舫斋》
《题舫斋》全文
宋 / 汤莘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谁人能使陆行舟,涉水宁无险覆忧。

日照檐楹帆影动,风摇窗户橹声柔。

梦回渭水清新句,歌罢浯溪欸乃愁。

更看霜天晴夜月,幌然如过洞庭秋。

(0)
注释
陆行舟:比喻在陆地上行驶的船只或舟车。
涉水:指渡过水面。
檐楹:屋檐和楹柱。
帆影:船帆在阳光下的投影。
渭水:古代中国河流,位于陕西。
浯溪:位于湖南,以刻石闻名。
霜天晴夜:寒冷而晴朗的夜晚。
幌然:形容景象突然清晰。
洞庭秋:洞庭湖秋天的景色。
翻译
谁能驾驭陆地上的舟船,涉水航行怎能没有翻覆的忧虑。
阳光照在屋檐和楹柱上,映出船帆的影子在晃动,风吹动窗户,摇曳着轻柔的桨声。
梦中回到渭水边,吟诵出清新的诗句,唱完浯溪的歌后却满怀哀愁。
再看那霜天晴夜的明月,仿佛穿越过洞庭湖秋天的宁静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水上行舟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陆行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平安无忧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日照檐楹帆影动,风摇窗户橹声柔"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舟中景象:阳光透过船舷照在船帆上,形成波动的影子;微风吹过,轻轻摇曳着窗棂和船篷发出的声音柔和而悦耳。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观察的敏锐性,也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梦回渭水清新句,歌罢浯溪欸乃愁" 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渭水、浯溪都是历史上的著名美地,这里被用来形容诗人在梦中或是歌唱之后所感受到的那种超脱尘世的清新和淡淡的忧愁。这表明诗人虽然享受着自然之美,但心中仍然有一份难以言说的哀愁。

最后两句 "更看霜天晴夜月,幌然如过洞庭秋" 则是对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的追求。霜天、晴夜、洞庭秋,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恬淡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汤莘叟
朝代:宋

汀州宁化人,字起莘。少好吟咏。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官终饶州推官。
猜你喜欢

寄习思敬

深冬残雪夜,醉卧玉山楼。

风劲银筝响,花垂绛烛流。

连床无客梦,中酒失乡愁。

岁月如流水,凭高忆旧游。

(0)

题江乡秋晚图

沙头潮下秋水枯,云山落日云模糊。

草堂远近路长驱,萧萧行李行人孤。

蹇驴渡桥归思急,村南村北天秋色。

何者相呼鸡犬声,山前山后烟树立。

江风水面吹残莎,打鱼小艇如飞梭。

何人荡桨立船尾,钓者船头腰半驼。

小李将军不可作,粉壁流传愁剥落。

石门守者犹可奇,柱杖敲门索新跋。

京口绿发参军郎,见君此画心即降。

携家便欲上船去,买鱼煮酒扬子江。

(0)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

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

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0)

一剪梅·其二为朱人远题汉皋解佩图小影

芙蓉江岸楚天长。雁在衡阳。月在潇湘。

仙源别洞路微茫。误却渔郎。赚得刘郎。

凌波小袜扣鸳鸯。翠袖生凉。珠佩生香。

行云何计挽霓裳。去也难将。梦也难偿。

(0)

满江红·其六寄怀祖赞善勿庵

落托京华,凭坐卧、高楼百尺。

畅好是、玉河垂柳,凤城寒食。

苹果堆盘红半染,葡萄张幕青如滴。

黯销魂、还忆去年时,天涯隔。谁啸咏,梁园雪。

空对酒,南窗月。只归来风景,不堪重说。

拨刺刀鸣豉下鲙,穿泥笋迸篱边壁。

倩回风、迢递寄长安,云千叠。

(0)

花月吟二首·其一

人生莫负好花天,月下闲吟兴悄然。

几度看花花灼灼,者番步月月娟娟。

年年但愿花容艳,夜夜常陪月色妍。

安得花开明月在,与花同醉月同眠。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