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托京华,凭坐卧、高楼百尺。
畅好是、玉河垂柳,凤城寒食。
苹果堆盘红半染,葡萄张幕青如滴。
黯销魂、还忆去年时,天涯隔。谁啸咏,梁园雪。
空对酒,南窗月。只归来风景,不堪重说。
拨刺刀鸣豉下鲙,穿泥笋迸篱边壁。
倩回风、迢递寄长安,云千叠。
落托京华,凭坐卧、高楼百尺。
畅好是、玉河垂柳,凤城寒食。
苹果堆盘红半染,葡萄张幕青如滴。
黯销魂、还忆去年时,天涯隔。谁啸咏,梁园雪。
空对酒,南窗月。只归来风景,不堪重说。
拨刺刀鸣豉下鲙,穿泥笋迸篱边壁。
倩回风、迢递寄长安,云千叠。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六》寄怀友人祖赞善勿庵,以京华高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描述了自己在京都高楼之上,独自凭栏,触景生情,感叹玉河垂柳与寒食时节的美景,引发对去年相聚的回忆,时空仿佛被拉远,令人黯然神伤。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丰盛的宴席,如苹果堆盘、葡萄如滴,暗示了昔日欢聚的热闹场景,而今只能独自对酒赏月,显得孤独凄凉。他不愿再提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转而借美食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如刀鸣豉声、鱼脍、泥笋等,形象生动。
最后,诗人恳求清风将他的心意迢递寄往长安,那里有重重叠叠的云层,象征着友人所在之地的遥远和自己的思念之深。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追忆。
曾于曲宴,见渠侬少小,羞蛾攒绿。
青鸟琼台烦几至,始听红窗一曲。
局厌弹棋,豆安骰子,缘少珠盈斛。
齐奴歌里,绿珠愁绝双犊。
总道小住为佳,采云易化,难入忘忧录。
佳客且教题凤去,赢得片时倚玉。
解状幽修,语传清照,人比东篱菊。
更贪清晓,晶帘卧看膏沐。
浅夏萧森,犹自馀寒,襟袖时洒。
愁来还似荷珠,不定虽多难把。
盈樽浊酒,总来凭仗消除,片时依旧相萦惹。
若拟绘愁形,这三毛谁写。东冶。
有徒能赋,旋释髡钳,日边云下,长乐钟声,仍近漫听频打。
柔成绕指,人道垒落刘琨,欲惭方外狂司马。
便使赋归兮,较渊明迟也。
露湿幽兰,西泠畔、浮堤波涨。
行歌去、声传金石,原思非恙。
老友披襟云水际,旧游回首烟霄上。
自归来、懒作洛中书,心相饷。玉河暖,微风漾。
宫柳碧,新莺唱。可相携还往,同消春酿。
诸子勉筹前席箸,野夫好植耘田杖。
任人惊、湖海气难除,元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