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家有白鸡蓄之三年矣驯熟可爱谦之读书山中一日相过偶道庵僧所阙遂送谦之以遗之》
《家有白鸡蓄之三年矣驯熟可爱谦之读书山中一日相过偶道庵僧所阙遂送谦之以遗之》全文
宋 / 方翥   形式: 古风

羽仪洁白如自脩,风雨晦冥那失晓。

沙头鸥鸟不驯熟,雪里鹭丝太孤皎。

山寒夜半落叶深,闭门垂荑偎重衾。

闻鸡而起竟何事,我老看书不入心。

久无斗志形如木,世上痴儿能舍肉。

白鸡之肉不可食,无劳断尾亦为福。

山僧穷独老无妻,想见爱养如婴儿。

得地羽毛愈应好,天年全得山中老。

(0)
注释
羽仪:比喻人的仪表或风度。
晦冥:昏暗不明。
驯熟:驯服熟悉。
鹭丝:鹭鸶,一种水鸟。
落叶深:形容落叶堆积得很厚。
闭门:关门在家。
重衾:厚重的被子。
痴儿:形容愚钝的人。
白鸡之肉:指白鸡肉。
天年:自然的寿命。
翻译
它的羽毛洁白如经过精心修整,即使风雨交加、天色昏暗,也无法掩盖它的光芒。
沙滩上的鸥鸟尚未驯化,雪中的白鹭显得过于孤单清冷。
山中寒冷,深夜落叶堆积深厚,我关门独坐,拥着厚厚的被子取暖。
听到鸡鸣就起床,究竟为何事?我年迈,看书已无法专注。
长久没有斗志,我如同一棵枯木,世间痴儿尚能割舍身外之物。
白鸡肉质不佳,不必费力去斩断它的尾巴,这也算是一种福分。
山中的僧人贫穷孤独,无妻相伴,但他依然像爱护婴儿般照顾自己。
有了适合的环境,它的羽毛会更加丰美,能在山中安享天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僧的平静生活和他对一只白鸡的珍视。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羽仪洁白如自脩”、“风雨晦冥那失晓”、“雪里鹭丝太孤皎”,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老僧在山中闭门自守,生活简朴,“沙头鸥鸟不驯熟”显示他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闻鸡而起竟何事,我老看书不入心”则透露出他的淡泊名利,对书籍的兴趣已经减退。

诗中还通过“久无斗志形如木,世上痴儿能舍肉”表达出老僧对俗世纷争的超脱,以及他对于自然生命的尊重。白鸡在这里不仅是一种动物,更是老僧生活中的伴侣,他珍惜这只鸡,“无劳断尾亦为福”,既是出于对生命的珍爱,也反映了老僧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诗人提到“山僧穷独老无妻,想见爱养如婴儿”表达了他对这只白鸡的深厚情感,将其视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全诗以“得地羽毛愈应好,天年全得山中老”结尾,展现了老僧对自然、生命和自身命运的接受与顺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方翥
朝代:宋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次云。方元寀孙。六岁而孤,读书甚勤,过目即能贯通。高宗绍兴八年进士。调闽清县尉,赴任未逾年即归。尽读从兄方略万卷楼藏书,凡三十年。有司奏闻,得旨召对,除秘书省正字。
猜你喜欢

蛾眉七绝百首·其五

朝朝暮暮事荒唐,妙手床头空白黄。

无奈买舟南国去,大乔毕竟属孙郎。

(0)

中秋后一日偕晓因挈女步月二首·其二

蜜昔双栖忆昔年,朱颜皓魄共流连。

依然天宇窥明镜,从此人生迫下弦。

甚爱未因衰老废,丰肌渐逐乱离朘。

同兹逃死求生地,死不能逃亦已焉。

(0)

读伯夷列传

叩马生还鬓已斑,采薇歌罢食维艰。

幸无妻子饥劬共,犹有昆侪休戚关。

易暴原非他族类,抱残祇在自家山。

一门蛮貊难为计,始觉夷齐命未悭。

(0)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六

卜祝偷将玉佛看,窃嫌佛比玉人胖。

付签应是心怀妒,偏说姻缘美满难。

(0)

半园戏咏十首·其四

捲上珠帘面面宜,远山近塔赴阶墀。

我来徒惹花枝笑,旅鬓秋容不入时。

(0)

泽人马医师四旬荣寿暨乔迁志盛四首·其三

功同相业实堪钦,寿福无涯本善心。

泽被民生开广厦,每闻蔀屋感恩深。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