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八》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八》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本志慕道伦,道伦常获亲。

时逢杜源客,每接话禅宾。

谈玄月明夜,探理日临晨。

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0)
注释
志:志向。
慕:向往。
道伦:某种高尚或理想之道。
常:经常。
获:得到。
亲:亲近。
杜源:可能指杜甫或者某个与杜甫相关的地方,代指有学问的人。
客:客人。
接:接待。
话禅宾:谈论禅宗。
谈玄:谈论玄妙的哲学道理。
月明夜:明亮的夜晚。
探理:探索真理。
日临晨:清晨来临。
万机:各种事务。
泯迹:消失踪迹,忘却。
本来人:真实的自我,本质的人格。
翻译
我志向追求道伦之道,常常能亲近它。
时常遇到杜源的客人,每次都接待禅宗的宾客。
在明亮的月下谈论深奥的哲理,清晨面对太阳探索真理。
在处理众多事务中忘却痕迹,这才认识了真实的自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与一位名叫道伦的高僧交流的心境。开篇即表达了对道伦的仰慕之情,道伦常被皇帝所亲近,可见其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

"时逢杜源客,每接话禅宾"中的“杜源客”应指的是一位游历四方的僧人或士人,他们之间的话题往往涉及深奥的佛理,通过对话来探讨禅宗的教义。

"谈玄月明夜,探理日临晨"表达了他们在清凉的月光下彻夜长谈,以及在每个清晨对佛法的进一步理解和体悟。这些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专注内心修为的氛围。

最后两句"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则是说在所有尘世的纷扰都被抛弃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原本的面貌。这反映出诗人通过与道伦的交流和对佛法的深入理解,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顿悟,将个人的真实状态从复杂的人世关系中解脱出来。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追求精神超脱、探索生命本质的境界。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度陇杂咏

寂寞经荒县,萧条只几家。

边云迷古堞,嶂月冷清笳。

小市都无米,居民不解茶。

破檐门不设,愁杀晓风斜。

(0)

寄黄州许使君

平生睡足泽南州,杜紫微言君似不。

人道小鲜逢敏手,世传双鹿从遨头。

终年茹苋朝餐足,尽日池塘暮雨收。

从古光黄多异士,莫教回避庾公楼。

(0)

游牛首·其一

旧识牛头路,篮舆一散襟。

千村花雾合,一径竹烟深。

僧梵空中响,樵歌世外心。

白云聊驻足,款款话幽寻。

(0)

辞青门学士别业卜居木场巷

郈成分宅两年留,弱丧怀居也自羞。

鹏鸟暂为六月息,鹪鹩祇爱一枝幽。

砖墙加垩新淘井,矮屋修梯粗葺楼。

从此便堪容膝老,掘金烧杵复何求。

(0)

咏古·其三

有劳情易伐,无竞量始宽。

儒臣不多觏,况乃尚桓桓。

卓哉冯公孙,奋翼汉鼎安。

屏坐大树下,宏功置若刊。

武惠下江南,摧亡同转丸。

囊中书数卷,终不计好官。

金酋南牧马,力战锦袍丹。

角巾归私第,争说勤王韩。

历观古将帅,身名无两完。

栾彭致菹醢,王杜开衅端。

矜情兼骄色,颠蹶空长叹。

三君明且哲,茂绩等闲看。

不欲多上人,冲襟良独难。

宠禄日以远,悔吝无能干。

后事追莫及,先几在急湍。

嗟彼冒昧子,名利满胸蟠。

濡滞勿忍决,蜂虿即我钻。

超绝五湖叟,一棹老烟滩。

(0)

山寺闲步

地僻景逾静,霜寒菊更幽。

间阶徐步处,览尽一庭秋。

远岫随云杳,清泉带月流。

微吟情不倦,风物足淹留。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