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久矣侍清词,况是风光子夜时。
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负剡溪期。
人归苏岭闻鸾啸,箫傍秦楼听凤吹。
春酒渐浓花渐好,重来同醉绿杨堤。
江乡久矣侍清词,况是风光子夜时。
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负剡溪期。
人归苏岭闻鸾啸,箫傍秦楼听凤吹。
春酒渐浓花渐好,重来同醉绿杨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首句“江乡久矣侍清词”,点明了地点与时间,江边的乡村,久已等待着清雅的诗句,暗含了对友人来访的期待。接着,“况是风光子夜时”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
“倒屣似迎春色至,回船真负剡溪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迎接友人的情景,如同迎接春天的到来一般热烈而真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未能如约前往剡溪(古代文人常游之地)的遗憾,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诗意。
“人归苏岭闻鸾啸,箫傍秦楼听凤吹”则通过想象友人离去后的情景,以苏岭的鸾鸟鸣叫和秦楼的箫声,象征着友人离去后的寂静与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友人间情感的深远与美好。
最后,“春酒渐浓花渐好,重来同醉绿杨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春酒渐浓、花开渐盛之时,能再次与友人相聚,一同在绿杨堤畔畅饮,共享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生活的诗意。
靧面为容,簸钱学戏,当年彷佛应呼弟。
便到韶华两八,不解嫌疑。镇相依。
花浪栏边,蝉纱帘内,香怀贴抱梳新髻。
双觑菱花,曾将一笑酬之。忍轻离。
此后堪悲,奈一旦、画舠南北,但闻鸿便传言,遥知已定婚期。
泪沾衣。悔当年两小,玉台曾未结红丝。
到今日重逢,瞥地凝思。
妾处多言,郎前传语,金笼怪伊饶舌。
减些鹦鹉料,施与文鱼食。粉香贮来银钵。
一星星、漫投银鲫。
倚槛吟沉,临波目注,细看他嘘沫。盆池内玲珑石。
料鱼应乐此,曲房幽室。更因亲饲惯,佩响都争集。
戏投偌大双红豆,间哄着、寸鳞空齧。但听得。
鹦哥正、骂侬心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