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扫柴门出候君,春泥野草绿纷纷。
宁知夜半山阴雪,翻作江东日暮云。
汛扫柴门出候君,春泥野草绿纷纷。
宁知夜半山阴雪,翻作江东日暮云。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承王子与伯仲枉顾敝庐不果迎候奉次留题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首句“汛扫柴门出候君”,写出了主人在得知客人来访后,急忙清扫柴门以示欢迎的殷勤态度。"春泥野草绿纷纷"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春雨过后,野草茂盛,满地青翠,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宁知夜半山阴雪,翻作江东日暮云”则转而描绘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原本以为是温暖的春日之景,却在夜晚山阴之地突降雪花,这雪又在日暮时分化作乌云,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化。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寓言人生的起落不定,表达了对客人的到来与未能及时迎接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笔,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城中苦伊郁,兹轩独高鶱。
连甍动参差,错畦横阡眠。
雪峤正孤峙,若与我周旋。
远翠浮荡瀁,轻鸥下联轩。
密竹罥幽径,新蒲澹清涟。
初游惬馀怀,既久幽念攒。
慨彼泉下人,灼灼夸令颜。
忽然坠榛莽,窈窕不可援。
一镜空复情,况乃块石顽。
哀哉彼愚子,婉娈情所牵。
差胜茂陵公,更訹方士言。
九日追欢异昔年,强随时节到层巅。
俯观殊俗身如客,平瞰丹霄势欲仙。
故国伤心沧海外,行朝倾首碧云边。
兴阑酒罢催归驭,四面岚光合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