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春正无情,乃发桃与李。
若真有知者,风恶折兰芷。
是非一无与,任物自生死。
德之固已愚,怨者亦岂理。
有圃畏不蕃,有田忧不美。
吾环堵萧然,于何生愠喜。
谓春正无情,乃发桃与李。
若真有知者,风恶折兰芷。
是非一无与,任物自生死。
德之固已愚,怨者亦岂理。
有圃畏不蕃,有田忧不美。
吾环堵萧然,于何生愠喜。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界无常和世事变迁感慨的诗句。诗中“谓春正无情,乃发桃与李”两句,借春天花开来比喻世间万物生长无常,没有情感。接着“若真有知者,风恶折兰芷”表达了对自然界、尤其是对那些被风暴摧毁的兰草感到悲伤。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和对自然强大力量的无奈。
"是非一无与,任物自生死"则更深化了这种观念,认为世间的是非成败都不是由个人所能左右,而是由自然规律决定。诗人在“德之固已愚,怨者亦岂理”中流露出对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自己品德的人的无奈和悲哀。
"有圃畏不蕃,有田忧不美"则是从个人生活出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家园圃可能不丰饶、田地可能不肥沃的担忧。这些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困扰和不安的一种抒情。
最后“吾环堵萧然,于何生愠喜”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尽管周围环境荒凉,但诗人仍旧在这片土地上寻找生存的意义。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界、生活和个人情感深刻的体验和思考,是一首具有深邃哲理的抒情之作。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
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
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
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草木托根各有处,游子行踪偏无据。
邻家前宵有客归,言君又渡桑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