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杂书八首·其六》
《春日杂书八首·其六》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谓春正无情,乃发桃与李。

若真有知者,风恶折兰芷。

是非一无与,任物自生死。

德之固已愚,怨者亦岂理。

有圃畏不蕃,有田忧不美。

吾环堵萧然,于何生愠喜。

(0)
注释
谓:认为。
春:春天。
正:本来。
无情:没有情感。
乃:却。
发:开放。
桃:桃花。
李:李花。
若:如果。
真:真的。
知者:感知者。
风:春风。
恶:恶劣。
折:摧残。
兰:兰花。
芷:白芷。
是非:对错。
一无与:无人理会。
任:任凭。
物:万物。
自:自己。
生:滋生。
德:品德。
固:本来。
已:已经。
愚:愚钝。
怨者:抱怨的人。
岂:怎能。
有圃:有花园。
畏:担忧。
不蕃:不繁茂。
有田:有田地。
忧:忧虑。
不美:不好。
吾:我。
环堵:四周墙壁。
萧然:空荡荡的。
于何:在哪里。
愠喜:欢喜或怨恨。
翻译
春天本无情,却绽放桃花李花。
如果真有感知的,春风会摧残兰花和白芷。
是非对错无人理会,万物自生自灭。
品德本就愚钝,抱怨之人又怎能讲理。
担忧园中的花草不繁茂,忧虑田地收成不佳。
我身处简陋的环境,何处去滋生欢喜或怨恨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界无常和世事变迁感慨的诗句。诗中“谓春正无情,乃发桃与李”两句,借春天花开来比喻世间万物生长无常,没有情感。接着“若真有知者,风恶折兰芷”表达了对自然界、尤其是对那些被风暴摧毁的兰草感到悲伤。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和对自然强大力量的无奈。

"是非一无与,任物自生死"则更深化了这种观念,认为世间的是非成败都不是由个人所能左右,而是由自然规律决定。诗人在“德之固已愚,怨者亦岂理”中流露出对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自己品德的人的无奈和悲哀。

"有圃畏不蕃,有田忧不美"则是从个人生活出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家园圃可能不丰饶、田地可能不肥沃的担忧。这些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困扰和不安的一种抒情。

最后“吾环堵萧然,于何生愠喜”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尽管周围环境荒凉,但诗人仍旧在这片土地上寻找生存的意义。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界、生活和个人情感深刻的体验和思考,是一首具有深邃哲理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和祁阳陈仲英观察感时示诸将原韵·其一

茫茫谁是济川舟,费杀筹边设戍楼!

已撤屏藩资广岛,那堪保障督并州!

如斯纵敌成骑虎,遂使蹊田竟夺牛!

半世紫光名相业,一朝断送海东头!

(0)

有赠·其三

猖狂性格带柔肠,铁剑瑶琴自束装。

古道夕阳偷写照,丰神宜友亦宜郎。

(0)

通州舟次

轻舟一夜响潺潺,知过河流第几湾?

晓起推篷窗外望,依然身在麦花间。

(0)

客居杂兴·其三

前溪三尺水,大雨忽滂沱。

截竹教童试,沙汀涨几多?

(0)

游松云寺

随缘过北岭,缓步到禅林。

欲玩当前境,因求现在心。

严霜花半陨,秋老树无阴。

纵得清凉意,菩提何处寻。

(0)

远别离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

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

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

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草木托根各有处,游子行踪偏无据。

邻家前宵有客归,言君又渡桑乾去。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