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岸飘黄叶,随风散碧波。
影涵初过雁,香发未残荷。
小浍分流少,秋霖受水多。
沙傍菰米熟,好放右军鹅。
沿岸飘黄叶,随风散碧波。
影涵初过雁,香发未残荷。
小浍分流少,秋霖受水多。
沙傍菰米熟,好放右军鹅。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塘边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首句“沿岸飘黄叶”,以落叶飘零开篇,渲染出秋季的萧瑟氛围。接着“随风散碧波”一句,通过风与水的互动,展现了动态的美,黄叶在碧波中飘散,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影涵初过雁”描绘了雁群飞过,留下倒影在水面的情景,雁阵与水中的倒影相互映衬,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香发未残荷”则聚焦于荷塘,虽已入秋,但荷花的香气依然弥漫,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小浍分流少,秋霖受水多”两句,通过水流的变化和雨水的增多,反映了季节更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规律性。
最后,“沙傍菰米熟,好放右军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场景:岸边的沙地上,菰米已经成熟,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食物;同时,这里也适合放养像王羲之这样的文人墨客喜爱的鹅,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塘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季节更替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麟带愁香,犀帷梦玉,金猊暖压氍毹。
病怯朝眠,凉云吹度平湖。
画桥烟锁分携路,正马嘶、残雨荒芜。
更销凝、莺老花稀,雁到书无。
离情不恨吹横笛,恨琴边枕瘦,酒后灯孤。
侧帽垂鞭,临风可奈清臞。
绿杨天半红泥阁,数旧人、惟有筝奴。
待重游、怕听钩栏,吊月啼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