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在空山,未觉与世殊。
再来抚城郭,始悟非吾庐。
岂不有华屋,旌旗拱王都。
峨冠坐清旦,百吏前走趋。
而我麋鹿姿,砖然若囚拘。
忽看北山岑,突兀当坐隅。
欢言顾之笑,便欲凌崎岖。
似我槿篱间,层峦俨相扶。
遥瞻不得往,起步空长吁。
少年四方志,顾盼略九区。
衰慵一如此,毕愿终田闾。
拙艰固应尔,岂但悲老夫。
十年在空山,未觉与世殊。
再来抚城郭,始悟非吾庐。
岂不有华屋,旌旗拱王都。
峨冠坐清旦,百吏前走趋。
而我麋鹿姿,砖然若囚拘。
忽看北山岑,突兀当坐隅。
欢言顾之笑,便欲凌崎岖。
似我槿篱间,层峦俨相扶。
遥瞻不得往,起步空长吁。
少年四方志,顾盼略九区。
衰慵一如此,毕愿终田闾。
拙艰固应尔,岂但悲老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郡斋望蒋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山中归来,再踏入城市,顿感异样,仿佛他所熟悉的居所已不再是他的归宿。诗人感叹于华丽的宫殿和权力中心的庄严,却自嘲自己如同被囚禁的麋鹿,无法融入其中。
接着,诗人转向自然,向往北山的峻峭与挺拔,渴望接近却难以实现,只能徒然叹息。他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曾遍览九州大地,而现在却因年老体衰、性情懒散,希望能在乡间终老。诗人感慨自己的命运,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常态,不仅仅是对老年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林与都市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过去壮志未酬的反思。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