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松为盖,因依石作斋。
云烟生砌润,山翠入窗佳。
绿野咸供望,丹梯即此阶。
拈毫抒逸兴,至乐傲无怀。
为有松为盖,因依石作斋。
云烟生砌润,山翠入窗佳。
绿野咸供望,丹梯即此阶。
拈毫抒逸兴,至乐傲无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景象与心境。首联“为有松为盖,因依石作斋”以松树和岩石作为楼阁的自然背景,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云烟生砌润,山翠入窗佳”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雾缭绕、山色如画的景象,展现了楼阁周围环境的清新与美丽。后半部分“绿野咸供望,丹梯即此阶”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将楼阁视为通往自然美景的阶梯。最后,“拈毫抒逸兴,至乐傲无怀”两句,点明了诗人通过创作表达内心的愉悦与自由,达到了超越世俗的至高快乐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
幽居无一事,隙地自畦蔬。
秋雨忽甲坼,青青千万馀。
江乡盛菘芥,烹咀亦甘腴。
岂惟供晨餐,庶用备冬菹。
桓桓左将军,英气横八区。
邂逅无事时,弛弓曾把锄。
矧我放逐者,终年守敝庐。
谅非勤四体,寓意以为娱。
莺花零乱清明日,巾褐萧条老病翁。
乌鼎相亲勤煮药,素屏深坐怯当风。
爱花未免呼儿摘,畏雨还成对客慵。
自叹年来怨青镜,衰颜改尽少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