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三月山花齐,千枝万枝杨柳低。
捲帘终日坐深竹,空斋时有春莺啼。
幽人谭天莫教去,一杯一曲吾与汝。
地偏歌笑人不闻,日暮东风捲庭树。
山村三月山花齐,千枝万枝杨柳低。
捲帘终日坐深竹,空斋时有春莺啼。
幽人谭天莫教去,一杯一曲吾与汝。
地偏歌笑人不闻,日暮东风捲庭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春日山居图景。开篇“山村三月山花齐,千枝万枝杨柳低”,以春天的生机盎然为背景,山花烂漫,杨柳轻垂,展现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机。接着“捲帘终日坐深竹,空斋时有春莺啼”两句,诗人独自一人在竹林深处的空斋中度过,偶尔能听到春莺的啼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幽人谭天莫教去,一杯一曲吾与汝”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他仿佛与天地对话,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甚至希望时间就此停留,与自然、与友人共享这杯酒、这曲乐。最后,“地偏歌笑人不闻,日暮东风捲庭树”则以日落时分的景象收尾,东风卷起庭院中的树木,似乎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但在这偏远之地,即使歌声笑语,也无人能闻,更添了几分孤独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是明代文人隐逸情怀的生动体现。
畴昔学为文,拟尽周孔道。
心劳道未至,壮岁成衰老。
畴昔学为诗,模范风雅词。
立言多讽喻,反为时人嗤。
为诗复为文,嗟嗟不复古。
训世无纤益,何为自劳苦。
权门既不游,青山宁合负。
一来林下居,四载不出户。
退省为佛徒,讲经自裨补。
憧憧来学辈,往往入深坞。
智者乃吾宗,龙猛乃吾祖。
寒窗夜摛毫,虚堂昼挥麈。
翼此二圣心,欲令万物睹。
羸羸长抱疾,行年四十五。
草堂三四间,牢落连云洞。
经时无客来,衡门绝迎送。
榻有无弦琴,向风时一弄。
窗列楞严典,要言长讽诵。
真妄一无得,超然谁与共。
凡圣病眼花,死生春夜梦。
病差梦已醒,万汇徒营营。
《言志》【宋·释智圆】畴昔学为文,拟尽周孔道。心劳道未至,壮岁成衰老。畴昔学为诗,模范风雅词。立言多讽喻,反为时人嗤。为诗复为文,嗟嗟不复古。训世无纤益,何为自劳苦。权门既不游,青山宁合负。一来林下居,四载不出户。退省为佛徒,讲经自裨补。憧憧来学辈,往往入深坞。智者乃吾宗,龙猛乃吾祖。寒窗夜摛毫,虚堂昼挥麈。翼此二圣心,欲令万物睹。羸羸长抱疾,行年四十五。草堂三四间,牢落连云洞。经时无客来,衡门绝迎送。榻有无弦琴,向风时一弄。窗列楞严典,要言长讽诵。真妄一无得,超然谁与共。凡圣病眼花,死生春夜梦。病差梦已醒,万汇徒营营。
https://shici.929r.com/shici/dwB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