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正夫途中怀亲韵》
《次正夫途中怀亲韵》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古风

动静非两途,久劳逸更好。

开门看白云,婉婉出山峤。

身闲亦已乐,言念亲及耄。

岂无青精饭,每食终不饱。

镜中发如漆,一夜成素葆。

言归采其兰,堂北种萱草。

日以五鼎食,不如綵衣老。

我今无此乐,感泣形已槁。

日夜思故乡,攲眠梦郊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汝砺在旅途中对家乡和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动静非两途,久劳逸更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思考,认为劳作与休息并非对立,适当的休息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与愉悦。接着,“开门看白云,婉婉出山峤”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白云缓缓从山峰间升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自由的心境。

“身闲亦已乐,言念亲及耄”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年迈亲人的关怀。诗人认为身体的闲适已经足以带来快乐,同时心中常念及年迈的亲人,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岂无青精饭,每食终不饱”通过对比青精饭(一种传说中的仙人食物)与实际的饮食体验,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精神满足的渴望,而非物质上的富足。

“镜中发如漆,一夜成素葆”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诗人因长时间的思念与忧虑,导致头发一夜之间由黑变白,生动地表现了思念之苦对身心的影响。

“言归采其兰,堂北种萱草”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故乡,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种植兰花和萱草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

“日以五鼎食,不如綵衣老”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宁愿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陪伴在亲人身边,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愿追求富贵荣华。

最后,“我今无此乐,感泣形已槁”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实现上述愿望而感到的痛苦与无奈,泪水已将身体消瘦。而“日夜思故乡,攲眠梦郊堡”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重阳前和王参军·其一

参军公馆竹为扉,遥对貂蝉逸兴飞。

李白题诗行处有,王弘送酒近来稀。

锦糕时节思何极,綵服兴居愿不违。

回望青原一千里,黄衣想见照苔衣。

(0)

题萧廷菊中书传

萧郎巧智似蒙恬,兔颖狸毫健且铦。

能扫万言资李白,曾探五色借江淹。

匡仙洞府家偏远,丹凤池头迹漫潜。

笑与中书新作传,虹光清夜映书帘。

(0)

游月溪庵用壁间韵

百粤多精舍,南华是祖山。

人知尊象教,俗已变髦蛮。

明月青溪上,清风翠竹间。

时时一谈咏,杖屦自忘还。

(0)

云壑简南安陈知事

达人本云卧,丘壑外轩冕。

神明交澹泊,樵牧相偃蹇。

伊优与肮脏,叔世同一贬。

凄其望诸葛,忧抱何能展。

甘霖幸一溉,涸鲋将冀免。

归岩出有时,潜石不相远。

横浦极天高,怀人路悠缅。

英英露菅茅,矗矗飘素练。

嵌虚隐空翠,窈窕涵葱茜。

虽复簿书繁,而无尘鞅绊。

摛章唤阴铿,作赋招王粲。

凉飔散冲襟,清波送流盼。

亭亭金芙蓉,似是武夷涧。

花下藏仙舟,渔郎莫之见。

济胜天与游,流霞共谁荐。

(0)

联芳词三首·其二迎春乐

裁霞剪雪芳枝艳。正微醉、潮丹脸。

露华浓、洗净残烟染。更不用、闲妆点。

碎锦秾香空复念。临晓镜、碧波微滟。

无那似娇娆,算只有,春能占。

(0)

口占·其二

江海年来已倦游,剑南偏喜故人留。

对床今夜休听雨,一滴空阶一滴愁。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